猫头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最初的崇拜到厌恶漫谈猫头鹰
TUhjnbcbe - 2021/5/1 23:35:00

在我国民间,都对猫头鹰存在着很深的厌恶。猫头鹰也叫“夜猫子”,我国古书中称为“鸮”,小编的家乡称之为“Tusiguai”也有的邻近地区称之为“Tuciguai”或“Tusigui”,这怪异的名字一听到就带着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民间俗话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牛犊顶母,猫头鹰吃母”,在以“孝”文化为先的我国,猫头鹰因为民间传说“吃它妈妈”的习性,成为了不受待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小编曾听我的表姐夫讲过一个发生在他们家乡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故事:话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过年前打扫家,那时候打扫家都会打开窗户,而窗户都是那种传统的下面玻璃、上面是糊着白麻纸的,以便通风透气,散发灰尘,糊新窗户纸。打开窗户不久,就出人意料地有一只猫头鹰飞进了屋子里。

我国从南到北,都流传着“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歇后语,但是根据传统习俗,过年前后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于是这家老太太急中生智,说:“钱够花,觉够睡,就是少个Tusigui”。就这样把一件看似“不吉利”的事“圆”好了。

二、

上世纪90年代初,小编在京郊打工,在一个初夏夜里的10点多钟,因为燥热睡不着,就在宿舍里和几个人聊天,突然听到了十分怪异的猫头鹰叫声,同事老马说,“要死人了”,我说你就胡说吧。他说,不怕猫头鹰哭,就怕猫头鹰笑,猫头鹰发出“笑声”,肯定要死人的。

小编虽然被那一声猫头鹰的“怪笑”吓得厉害,可还是不相信老马说的话。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夜里12点左右,果真大院里一个姑娘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死了。

据老马事后解释说,猫头鹰如果发出像哭一样的叫声,是它没勾走人的“*”,所以气得哭叫,反之就因为成功了而大笑。

真是无奇不有,难以理解。

三、

一直以来,听说了很多关于猫头鹰的故事,却很少见到这种猛禽。前几年,小编在内蒙古兴安盟某地一家比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打工,宿舍门前有很多高大的松树,白天上班时,一抬头就往往看见十几只几十只黑的、*的、灰的大大小小的猫头鹰,有时候因为害怕人,就一只一只相继歪歪斜斜、跌跌撞撞地像醉汉一样飞起来到了别的树上。而到了晚上,这些猫头鹰却耳聪目明,除了栖息时偶尔发出低沉的呜呜声之外,飞行时无声无息,又快又稳。

刚开始,尤其晚上加班,总觉得毛骨悚然,脊梁发凉,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能正确看待这种猛禽了。

四、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至少在商朝以前,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猫头鹰十分崇拜,包括赤峰市境内的红山文化群在内,出土了大量的“鸮”形器物。

▲红山文化玉鸮

▲红山文化玉鸮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收藏

首先猫头鹰是猛禽,外形凌厉凶猛,善于飞翔与扑猎,在远古先民眼中,是胜利的象征,会选择把它作为崇拜的载体。或供奉,求得神灵保佑;或者当作护身符,用以驱邪护身;或当作徽标、图腾,希望能够借助于它的威慑力来震慑外族、维护权威。他们生前佩戴、供奉,以求祥瑞;死后随葬,渴求来世或在另一个世界能像鹗一样自由飞翔。这正是鸮形器数量如此之多、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安阳殷墟商朝妇好墓出土的鸮尊

以后约在西周时期,猫头鹰因为叫声凄厉,常栖息于坟树等原因,逐渐开始被人们厌恶。《诗经·豳风·鸱鸮》中写道:“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以寓言诗的形式,控诉了鸱鸮的残暴和贪婪。至此以后,猫头鹰作为陪葬品,很少在考古中发现了。

但也有例外,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发掘的西汉墓中,却发现了不少以猫头鹰为形象的陶仓、陶尊(佣),这一现象当时造成了一些文物工作者的困惑。个人认为,还是当地人解释了这个现象:原来河套一带本是匈奴牧马并伺机南下的重地,后经秦汉多次北击匈奴,收复了这一地区(当时称为“河南地”),并进行大规模的*事屯垦,河套地区成为了粮食产区,并兴建了很多粮仓,而猫头鹰是捕鼠能手,所以以猫头鹰为形象的陶仓、陶尊成为陪葬品。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汉墓出土的陶制鸮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最初的崇拜到厌恶漫谈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