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三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素练风霜起,苍鹰画 [复制链接]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愁胡:发愁神态的胡人。绦:系鹰用的丝绳。镟: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轩楹:堂前廊柱,指画鹰所在地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洁白的画绢上腾起风霜肃杀之气,直接描写画鹰矫健威猛。

B.颔联“?身”“侧目”刻画了画鹰耸身准备搏击狡兔前的动作和神态。

C.颈联“堪摘”“可呼”写出了画鹰神采飞动,栩栩如生,好像呼之即出。

D.此诗阐发画意,寄托感慨,章法谨严,寓意深远,是题画诗中的杰作。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考生具有揣悟诗句大意、把握艺术手法、理解思想情感等基本功。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角度比较单纯,主要是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另外就是写作特点。只要细致分析选项和原文的出入点,不难。但一定要逐字推敲,设错处往往在细枝末节。本题重点考查正面直接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的区别。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对象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A项,“首联写洁白的画绢上腾起风霜肃杀之气,直接描写画鹰矫健威猛”错误。首联“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大意是“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说的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意即并未正面直接写画鹰,而是写观赏者的直觉感悟,所以是侧面间接写,选项错在“直接”二字上。故选A。

2.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B.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艺术手法的能力,具体而言是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分析。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抱负、志趣、追求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A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表达的意思是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李煜)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可见本句是因景生情(触景生情),情感在第二句已经很直白地表露自然就谈不上“借托”,所以A项不是托物言志。

B项,“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大意是说“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把墨梅拟人化,借助墨梅之口传达自己的心意。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意在述志。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借托景物言自己心志,可见使用了托物言志法。C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句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可见,具有托物言志的特色。D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诗人把岩竹拟人化,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可见这两句属于托物言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尾联大意是“何时让画鹰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通过设问法表达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尾联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嫉恨误国的庸人,抒发锄恶之意。作者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使用托物言志的借喻法,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要的是解读诗句大意“什么时候应该让这支勇猛无比的画鹰自由驰骋苍穹间搏击凡俗的飞鸟们,到那时我们的眼前一定是这样一幅血淋淋却恣意畅快的壮观画面:平庸无能的凡鸟们血洒草原”。然后再结合全诗明确诗人在尾联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他多想摆脱平庸的生活,像画鹰那样施展抱负实现理想壮志啊!最后还要点明手法和效果:借助虚写(想象),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表述为: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那种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写得淋漓尽致。写鹰,啄凡鸟,击长空,生动极了,潇洒极了,野性的威猛,淋漓尽致。

诗词鉴赏:江亭晚望+诸将五首

寒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宿老师讲古诗词: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

年唐山市期末市统考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

宿老师讲古诗词鉴赏: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