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你解读我们为什么睡不着二 [复制链接]

1#

继续为你解读《睡眠革命》这本书的内容:

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你生活在石器时代里,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早晨,太阳缓缓升起,清脆的鸟儿声把你叫醒。你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四周也开始变亮了,太阳照射在你的身上,你从被窝里起来。接着你会去洗漱,上个厕所,喝点水、吃点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钓鱼或者捕猎。到了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你要趁着光线暗下去前回去,虽然气温有点冷,还好你在天黑前回到了家,点燃篝火开始烤肉,享受你今天捕猎到的食物。吃饱喝足之后,你和伙伴们围着篝火一边取暖一边聊天,很快你们感到了困倦,盖上被子,慢慢入睡,接着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样的作息,就是我们天然的昼夜节律。作者说:昼夜节律是生命体24小时的内循环,受我们的内置生物钟的管理。也就是说,在一天里,我们会根据时间来调节我们多个内部系统,包括睡觉、吃饭、消化等等,这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跟我们的地球的自转相一致。虽然我们的身体未必会严格按照我们总结出来的昼夜节律来执行,但是你的大脑和身体,会希望、或者说更习惯在那段时间去做那件事。有过倒时差经历的朋友,可能对昼夜节律这个概念更加了解一些。当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区,我们身体原本适应的昼夜节律,和当地的昼夜循环是不一样的,但你仍然会在特定时间,感到昏昏欲睡。

那我们的身体是怎么辨别这些时间的呢?我们身体里的生物钟,会根据一些外部条件来进行调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光线,温度、进食时间。

拍自庆云禅寺

我们主要说说光线的问题。

当太阳下山,光线变暗,我们体内的松果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这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睡眠的激素,于是我们就会觉得困,同时也是提醒我们该睡觉了。然后,当太阳升起时,光线照射会刺激身体产生帮助我们清醒的血清素,同时抑制褪黑素。这就是为什么光线会影响着我们的睡眠。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些人到了凌晨也睡不着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罪魁祸首就是你手机散发的蓝光。我们人体对蓝光是特别敏感的。而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大多属于蓝光。不过要注意了,并不是所有蓝光都是有害光,只有不合时宜的蓝光才对人体有害。

比如说白天的时候,太阳光里也有蓝光,白天的蓝光对人体是有益的。它能帮助设置人体的生物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如果你在睡觉前使用一些电子产品,一直盯着屏幕,面对一片蓝光,就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为,它们会妨碍了褪黑素的分泌,推迟了我们的生物钟。

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发明了电灯,晚上就跟白天一样明亮,为什么还要遵循之前的规律呢?但事实上,我们现在真的适应这种生活了吗?

说实话,我们还是无法适应的。有些人以为自己可以白天睡觉晚上干活,于是对熬夜这件事情乐此不疲,而且他还会义正言辞地说:“我也休息够了,为什么不能熬夜呢?”可是他忘记了,时间、光线、温度这些外部环境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我们并不是不能熬夜,而是不能跟自己的生物钟和昼夜节律作对。我们无法摆脱昼夜节律,因为这是我们经历了成千上万年进化后的结果。牛津大学的拉塞尔·福斯特教授,对于生物钟这个话题也说过:“人类真的是一个超级傲慢的物种。我们以为能够抛弃40亿年的进化,忽略根据昼夜循环得到进化的这一事实。也许只有人类这一个物种,会妄图凌驾于自己的生物钟之上。而且,长期违背生物钟,将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虽然自从19世纪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人造光源之下,但是电脑和电视机、还有我们的手机和安眠药,对于这漫长的进化长河来说,都只能算是一个新生儿。也许我们以后会彻底适应蓝光,但绝不是现在。如果想要改善你的睡眠,一定要清楚这一点,睡觉前少玩点手机,准是没有错的。

了解你的睡眠类型

不过,就算是同一个地方的人类,他们的昼夜节律也未必是相同的,这就涉及到睡眠类型的问题了。

书里提到,在很久之前,我们当时还没有明确地区分睡眠类型,通常说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猫头鹰和云雀。你可以发现,有些人白天的时候活力四射,到了晚上就会精神萎靡;而有些人恰好相反,就像是猫头鹰喜欢在夜间活动。

这两种人,我们称之为早起星人和晚睡星人。这两种人也很好分辨,早起星人通常都能自然地醒来,甚至不需要闹铃,白天也不太会感到疲惫,晚上也会早早上床休息。而晚睡星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做不到闹钟一响就起来,白天需要午睡,也特别喜欢熬夜。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存在哪个更好,因为睡眠类型是遗传的,如果你是一个早起星人,那就意味着你的生物钟会相对快一点。如果你是一个晚睡星人,那么你的生物钟会相对慢一点。

但事实上,我们还有第三种睡眠类型,那就是中间型。而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间型,并且必须过着中间型的生活。早起星人有时候也会因为看剧熬夜、和朋友一起出去吃宵夜等这些原因晚睡;而晚睡星人面对固定的上班时间也不得不早起,然后通过喝咖啡等等方式让自己保持清醒。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睡眠类型呢?如果我们能够睡到自然醒,能够自己选择想要的时间睡觉和工作,那么了解睡眠类型,确实一点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根据这一点判断你的昼夜节律,并且根据自己的昼夜节律来调整作息。

如果你是一个早起星人,知道自己早上的状态最佳,那不妨好好利用这一点,把最重要的事情都放在早上。如果你是一个晚睡星人,对你来说早上的时间无疑是痛苦的,那么就不要勉强自己在早上做一些细致的活,很容易出错。

书上提到一个案例,有一支足球队有一场晚上的比赛,在决定胜负的点球环节,教练在AB两位选手之间犹豫不决,A今天发挥很好,只是正常比赛下来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B则是他不太看好的选手,他经常早上训练迟到,还常常一副梦游的样子,但是他今天似乎越踢越有状态,虽然已经上场两个小时了但还是身手敏捷。最后,教练为了稳妥,还是选择了最看好的A选手,结果A选手失误了,他们输掉了比赛。

说到这里,可能你已经发现了,B选手是一个晚睡星人,而A选手是早起星人,但他们的教练并不知道这一点。在后来作者跟他交流的时候,就告诉那位教练:其实,早起星人A已经是在苦苦坚持了,很容易发生失误。他应该选择B选手,因为对于晚睡星人来说,晚上是他状态最佳的时候。作者还特别提醒教练,不应该让选手B在早上完成所有的训练,因为这不是他最好的时候,反而浪费了他的优势。

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