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猫头鹰真的是不祥之鸟吗还原一个真实的 [复制链接]

1#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猫头鹰自古以来在我国就被认为是“不祥之鸟”,在许多地方,它被认为是代表“厄运”、“死亡”的鸟,因此才有“报丧鸟”、“逐*鸟”等“恐怖”的称呼。那么,猫头鹰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不祥之鸟”呢?真实的猫头鹰是怎样的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猫头鹰。

猫头鹰为什么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猫头鹰“不祥之鸟”的称呼由来已久,而且有着多个说法,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它“不祥之鸟”的由来:

第一:相貌。我们常说不可“以貌取人”,但是在我们看动物时通常会“以貌取人”,举个例子,同样是凶猛的熊科动物,黑熊就被称为“黑瞎子”、“黑狗熊”,而熊猫就成了“萌物”的“天花板”,这不就是以貌取人的结果吗?猫头鹰也是如此,我们对于鸟类通常有几个刻板的印象:会飞、小巧、叫声婉转,而猫头鹰这三点中只占了一点:会飞,从体型上看,鸮形目下的鸟类比其他目下的动物(隼形目除外)都要大,最关键的是猫头鹰长着一个大大的头,还有一对“深不可测”的大眼睛,一种常见动物的特征(猫)跑到了一个鸟的身上,所以,猫头鹰看起来就相对特殊一些。再加上猫头鹰喜欢发出各种低沉的声音,与大多数鸟类婉转的叫声截然不同,最关键的是它们喜欢在夜里叫。

因此,猫头鹰的相貌以及其夜晚的叫声是被认为是“不祥之鸟”的原因之一。

第二:“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在许多农村地区有这么一种说法“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在笔者的老家就有这么个说法,老人说只要听到了猫头鹰的笑声,必然在附近会有一个人去世,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最怕听到猫头鹰的笑声。笔者小时候也听到过,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平时的猫头鹰叫声都是“咕咕苗”,但是那天晚上的声音截然不同,声音的节奏明显的变快,而且更加的沙哑,像一个老爷爷的声音一样,类似于“呜~咕咕咕”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这种叫声格外的刺耳。第二天,我就听到附近的邻居议论纷纷,大致都在说昨晚猫头鹰(我们这叫夜猫子)笑了,这是在催*,估计附近有人要去世了。正是因为这种说法,所以猫头鹰就成为了“报丧鸟”,也就是不祥之鸟了。

第三:“吐毛球”。在许多地方流传着一个说法:猫头鹰在临死前会吐出一个“毛球”,这个毛球就是猫头鹰的“精华”。这个说法透露出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许多人已经将猫头鹰“妖魔化”了,一件事是猫头鹰确实不是寻常的鸟。

第四:可以旋转的头。人在看周围的事物时,需要转动脖子,鸟类也是如此,而且大多数的动物头部能够转动的角度是固定的,当我们只转动头部时,最多头可以转动到90°的位置。但是,猫头鹰不同,从表面上看,它的头能够转动一整圈,这是大多数动物不具备的一个能力,因此看过猫头鹰转头的,更加坚信猫头鹰的“怪异”。

综上,猫头鹰之所以被认为是“不祥之鸟”,与它异于其他鸟类的长相、奇怪的叫声、任何旋转的头部以及吐毛球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异常”的习性和特征,让人把它与死亡联系到了一起,才有了“报丧鸟”、“不祥之鸟”等称呼。

真实的猫头鹰

还原一个真实的猫头鹰我们也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不过,第一个相貌,我认为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自然界中的鸟类千姿百态,这是演化的结果,不应该成为为人诟病的原因,所以我们着重的来说一下其他三点:

第一:“猫头鹰笑”。至于猫头鹰笑,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而且在网上我竟然找到了所谓的“科学解释”,大体是这样的:猫头鹰的嗅觉灵敏,它能闻到将死之人身上的气味(说是电解质分解发出的气味)。但是这个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首先,人在死之前,身上是没有什么气味的,有点气味也是不洗澡身上的味道,按这个理论说,猫头鹰岂不是会对着任何一个几天不洗澡的人笑?而且腐臭味是人死后慢慢分解才有的味道,不死之前是没有的。其次,猫头鹰捕猎靠的是视觉和听觉,而不是嗅觉,且不说它离人如此之远,即便是离得很近,它也闻不出什么味道。

那么,猫头鹰为什么会笑呢?其实猫头鹰的笑声只不过是叫声的一种,众所周知,一种鸟类的叫声无论婉转与否都是多变的,猫头鹰也是如此,它们的不同叫声也是表达自己心情或者与同类交流的不同方式而已。至于那些在猫头鹰笑后确实有人去世,也很好解释,因为猫头鹰晚上基本上都会叫,叫声也不一定,如果它的所谓“笑声”之后,第二天恰好有人去世,人们就会认为是猫头鹰“笑”的缘故,其实它笑不笑,人都会去世,而且笑了也不一定会去世,比如上面跟大家分享过我听到过一次,第二天我们整个村子里也没有人去世。因此,以讹传讹和对号入座,是对猫头鹰最大的误解。

第二:“毛球”。猫头鹰确实会吐出“毛球”,但它吐“毛球”既不是在死亡之前,也不是什么“精华”,因为这是猫头鹰的“基本操作”。作为一种主要以老鼠为食的肉食性鸟类,猫头鹰在进食老鼠时,通常会连骨头带皮毛的吞下(没有牙齿,也不会咀嚼),所以在消化道内,那些血肉被消化和吸收后,剩下的毛发和骨头就会被“反刍”上来,这就是“毛球”的由来。

第三:旋转的头。猫头鹰的头确实可以较大幅度的旋转,但是绝不是一圈,而是°,这是因为猫头鹰不像其他的鸟类那样眼睛位于头部两侧,看向不同的方向,这样鸟只需要轻微的转头就能看到附近的食物。但是猫头鹰的两眼在一个平面上且向前,这种眼睛结构的好处就是能够将前方的景象最大化,但是弊端就是很难看到周围的事物,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周围的猎物和危险,猫头鹰的头部变得转动灵活。

总结

说猫头鹰是“不祥之鸟”主要是人们对猫头鹰这种昼伏夜出、长相奇怪、叫声奇特的动物缺乏科学的认知才造成的。真实的猫头鹰嗅觉并不灵敏,也不知道人什么时候会死去,而且它们的主要猎物以老鼠为主,所以它是实实在在的“益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