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夜猫子进宅有灾祸猫头鹰有很多传说,都是真 [复制链接]

1#

鸟是跟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动物,除了被选育来获取肉、蛋和羽毛的经济鸟类之外,还有很多鸟类在民间留下了种种传说和寓言故事,并拥有了在老百姓心中比较固定的形象。例如看到喜鹊代表即将有好事发生,而乌鸦则代表了不祥和聒噪。在大多数民间传说中,最不吉祥的鸟类,大概要数猫头鹰了。谚语有云: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这里说的“事”可不是好事,而是灾事、祸事。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鸮有时也被写作枭。另外,猫头鹰在民间还被称为夜猫子、索*鸟、*面鸟、报丧鸟、不孝鸟,基本没啥好听的形容词,听上去都挺反人类的。而且这不是近现代才有的状况,早在古代封建时期,人们对猫头鹰的印象就极为不好,汉代的《说文解字》中就记录了这么一句:“枭,不孝鸟也。”清代学者对“不孝”进行了简单明了的二字注解:食母。意思就是说猫头鹰不但代表了不祥,还是一种会把母亲吃掉的不孝之鸟,简直罪大恶极,所以人们会“日至,捕枭磔之”。简单来说就是白天如果发现了猫头鹰,就要把它抓住、宰了并切碎。

为什么会出现猫头鹰食母的说法呢?首先声明,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古人的想法谁也搞不清,但据推测,这个说法跟猫头鹰的“唾余”有关。所谓唾余,是指某些食肉动物无法完全消化猎物,从而将无法消化的部分呕吐出来。这个行为类似猫咪吐毛球,但唾余中所含的成分大多是动物的皮毛、羽毛、骨骼、牙齿等难以消化的部位。也许是古代人看到猫头鹰吐出一堆包含了毛发、羽毛、骨头等杂碎的画面,以为是它把自己的母亲给吃了,才产生了猫头鹰食母的谣传。

就算猫头鹰不食母,也一样不被古代人所喜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猫头鹰的长相、行为和叫声。首先,猫头鹰作为视觉型和听觉型的猛禽,它们拥有一张比较扁平的大脸,而且拥有双眼视觉,也就是一双大眼睛都在面部正前方,跟人类很像。这就导致乌漆嘛黑的状态下人们如果猛地看到猫头鹰的脸,会有一种仿佛见了*的感觉,害怕也正常。所以在很多地方猫头鹰都有*面鸟的称呼,主要是那张宽阔的、惨白的脸,再加上圆溜溜的大黑眼珠和类似人类的面容,确实容易让人吓到。

此外,因为猫头鹰的眼球有非常坚固的巩膜环支撑,所以不能灵活转动眼球,要看别的方向只能跟着一起转头,故而猫头鹰演化出了非常灵活的14枚颈椎骨,可以将头部旋转度。要知道,就算把脑袋转到正后方,也只有度而已。所以大家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不远处的树枝上站着一只鸟,那只鸟背对着你,本来也没啥恐怖的,但是当它听到你发出的声音后,身体不动,脑袋却忽然转了半圈正对向你,还长了一张不太善解人意的脸……胆小的人可能直接就吓掉线了。

再加上许多猫头鹰的叫声比较悠扬、空灵,在寂静的夜空中穿透性比较出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综合起来看的话,古人们不喜欢猫头鹰,甚至讨厌它们、惧怕它们,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猫头鹰长那样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化的,不是它们故意要吓人,也并不会真的食母,更不能“预测人类的死期”,反而能有效帮助人们缓解鼠患,但就因为长相、叫声怪异,就被冠以不祥之鸟的名号,甚至还被人们“磔之”,实在有些委屈。

而关于猫头鹰不吉祥的那些民间谚语和传说,更是无稽之谈,根本不用去相信。我们来举几个相反的例子吧。在古希腊传说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和圣物,代表了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智慧,所以欧洲许多儿童读物、影视作品中的猫头鹰都戴着博士帽和圆眼镜,想必大家也都在书上或电视上见过猫头鹰的这种形象。在印度教神话中,吉祥天女拉克希米的身边也经常有猫头鹰出现,象征着洞察、智慧与吉祥。而南美洲的雅克玛人,将猫头鹰视为代表自然和森林资源的图腾。

所以猫头鹰在人类文明中并不是只代表着邪恶和不祥,同样也有正面形象。世界各地关于猫头鹰的传说太多了,如果都是真的,它们又负责传播知识,又负责管理资源,又复杂散播吉祥,又责任带来灾祸,还要进行日常的吃喝拉撒、繁衍后代,那猫头鹰也太忙了。所以传说和寓言都只是人们创作出来的故事而已,当故事听就够了,不用真的相信,更没必要冠以恐惧之名对它们进行伤害,它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