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流转里,我们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敏感多情的文人骚客察觉到气象的更替、物候的变化、耕耘的辛劳、羁旅的乡愁……于是胸中诗情迸发,一首首悦目倾心的诗词便从笔端倾泻而下,一幅幅大美河山的图景也代代流传至今。
1、立春(2月3日-5日)
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查进冰出。
立,“开始”之意;春,代表温暖、生长。立春,又叫“打春”,是廿四节气之首,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经开启,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年、迎春和农耕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举行。
2、雨水(2月18日-20日)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此时,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在下雪;南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景象。
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3、惊蛰(3月5日-7日)
唐·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正所谓“春雷惊百虫”,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4、春分(3月20日-22日)
北宋·徐铉《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春分,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成有“竖蛋”的习俗,所以说“春分到,蛋儿俏”。岭南一带,有一个习俗叫作“春分吃春菜”,也就是吃野苋菜。
5、清明(4月4日-6日)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这也是“清明”得名之由。
清明节气,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6、谷雨(4月19日-21日)
元·王恽《木兰花慢》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谷雨,即“雨生百谷”的意思。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是“春雨贵如油”。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也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
7、立夏(5月5日-7日)
南宋·陆游《立夏》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此时节逐渐升温,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节气。
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立夏有“尝新”、“斗蛋”的民俗。
8、小满(5月20日-22日)
北宋·欧阳修《五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天气由暖变热,降水也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江河满”的说法。此时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在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
9、芒种(6月5日-7日)
南宋·陆游《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自此进入典型的夏季,天气相当炎热。芒种节气是一个播种忙碌的节气,南方养稻,北方收麦,民间也称其为“忙种”。
芒种节气,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
10、夏至(6月21日-22日)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但这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古时夏至节气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此外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11、小暑(7月6日-8日)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暑,即炎热,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
在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12、大暑(7月22-24日)
唐·白居易《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高温酷热、雷暴频繁、台风是此时节气候特征。
在岭南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13、立秋(8月7日-9日)
唐·刘翰《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14、处暑(8月22日-24日)
南宋·苏泂《长江二首》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农谚有“处暑不种田,想种等来年”,“过了处暑不种秋,就是种上也不收”。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15、白露(9月7日-9日)
唐·杜甫《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
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16、秋分(9月22日-24日)
唐·贾岛《夜喜贺兰山见访》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秋分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秋分时节,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即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祭拜月神时,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17、寒露(10月8日-9日)
明·唐寅《败荷鸰图》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昼夜的温差较大。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节气,气候宜人,适合外出赏秋,尤其是登高望远。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最美夕阳红。
18、霜降(10月23日-24日)
汉·张衡《叹》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霜降节气,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19、立冬(11月7日-8日)
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风雨、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立冬是民间非常重视的节气,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
20、小雪(11月22日-23日)
唐·李咸用《小雪》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和大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前者是气候概念,后者是天气状况。
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21、大雪(12月6日-8日)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和小雪一样,大雪节气是气候概念,与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不在小雪节气,也不在大雪节气。
大雪节气俗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旧时每到大雪节气,在南京的一些地方,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腌肉,称为“咸货”。
22、冬至(12月21日-23日)
唐·杜甫《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时至冬至,民间便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23、小寒(1月5日-7日)
唐·元稹《小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在民间小寒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24、大寒(1月20日-21日)
南宋·陆游《大寒》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大寒以后,立春到来,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