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历时四十年,这个老外在中国收集藏品十万件
TUhjnbcbe - 2023/7/21 19:48:00

在苏州的黎里古镇,有家六悦博物馆,老板名叫杜维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因为酷爱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民间收藏。经过这么多年的收藏,让他了解到很多中国的历史,也让他更加的喜欢上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在年左右,当时他还是一位刚到中国的留学生。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了在中国的民间收藏。他很喜欢中国的艺术品和古董家具,这种收藏到现在将近40年了。除了他自己到处跑以外,他还发动他的朋友帮他留意,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老建筑拆迁便第一时间赶过去,往往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淘到一些老百姓搬新家不准备再要的老物件,有的是一张门板,有的是一件牛腿或者是一尊雕像,凡是觉得有价值的,他都全部收回来,据介绍,现在这里负责平时工作的陈馆长是江苏常州人,机缘巧合之下与杜维明相识。两人志趣相投,均对中国民间艺术品有着浓厚兴趣,便共同踏上了寻找、收集中国民间文物之路。

和其他的收藏家不同的是,杜维明的收藏类型很广泛,他不是单单只收藏某一类的老物件,他喜欢不同的类型,所以他的藏品种类很多,尤其在建筑构件方面,风格更是多种多样。石头雕像、建筑木雕、各种家具、门神等,收集之齐全、规模之宏大,在国内实属罕见。

这些藏品收回来后,就都存放在他的仓库里,能够欣赏到他的藏品的人非常少,只是他的家人和一些朋友。可是对于这么丰富的藏品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浪费。后来在苏州吴江和黎里当地各级*府的支持下,在黎里建了这座博物馆,取名为六悦博物馆。

有了自己的博物馆,这样他的这些宝贝就可以被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欣赏到。这个博物馆名字中的六悦指的到底是什么?六悦的意思来自于人有六感,即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以及第六感直觉,意思就是希望每一位到这里参观的人有一个全身心的愉悦。这些木头或石头,经过民间匠人的精心雕琢,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也由此身价倍增。

六悦博物馆是一座五层楼的建筑,面积平米,馆藏展品四万余件。这些展品已经将这个博物馆放满了,以致于还有很多的藏品还只能存放在仓库里。和其它博物馆不同的是,一般的博物馆的展品都是在玻璃框中摆放,而这里的展品是开放式的,游客不光能看得见,而且还能摸得着。

据介绍,六悦博物馆的前身是一个工业厂房,一共有五层,每个楼层都像是一个艺术馆,分门别类地展示了大量的展品。每个展厅都有一项陈列,比如:木雕、佛像、佛龛、匾额、礼盒、官箱、竹编器具等。这些展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集结了我国各地建筑雕塑和木雕工艺的精华,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走进博物馆大门,一楼看上去显得很开阔,几个由青砖砌成的四方柱子看上去很壮观。

首先映在我们眼帘的便是万佛石窟,整个一面墙,被设计成大大小小的佛龛,每个佛龛里安放了古石雕神像一座,是对千多年前的龙门石窟的致敬以及全新演绎。

从一楼直接到四楼,从上往下逐层参观。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这里是门神展厅,照片上看不出那种气势,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很震憾,这里的展品实在太多了,碍于篇幅的原因,不能放太多照片。实际上光是这个门神展厅就够你看半天的。

这些门神的形象颠覆了我们平时对于门神的印象,不是四四方方一幅画贴在门上那种。这里的门神是直接画在整扇门上的。个个高大威猛。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二神,但到了后来,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如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这里是雀替展厅,雀替也叫牛腿、马腿、撑拱、托木等名字。檐额,就是檐柱上的横枋。在檐额下有一道绰幕方,宽度是檐额的三分之二。除了能承托梁枋两头,还能防止立柱与横梁交接处倾斜变形,后来演变成装饰性高于实用性的构件。

虽然只是一块装饰用的木头,但选材多以檀、楠、银杏和香梓等木,绝不马虎。不但雕刻的手法精巧复杂:深浅浮雕、刻雕、镂雕、透雕、圆雕、双面雕和阴阳雕;形态也各异:雀替的看面与建筑物平行,流行作鹰嘴突式样,而上大下小的牛腿看面与建筑物垂直,多见于江南一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也是日新月异,一座座老宅、祠堂被拆除,很多精美的建筑构件都被人忽视,据说杜维明有时会把整个村子的老物件,全部买下来拉走。

床榻馆,商周时期,床就是席。大家都席地而坐,床既是坐具也是卧具。天子比普通百姓也不过是多数层席而已,然而这种坐卧合一的性质一直延续下去。战国时的床长2米多一点,四边有围栏,六足,离地只有19厘米。他们在床上办公、会客、饮食、写作、读书。秦汉时期出现了榻,比床矮、窄、没有围栏,平日可以悬挂在墙上。辽金元时期,榻添了三面围板,是为“罗汉床”。罗汉床主要是日常休憩用,放于厅堂,床中间一个矮几,两边有坐垫,类似现代的沙发。

论华贵炫目,却非“拔步床”莫属。把架子床置于木平台上,床前设三四尺深叫作“地平”的浅廊,就成了拔步床。床壁三面有拆装式的围板,浅廊上以繁缛多姿的雕花柱架、挂落、倚栏、飘檐和花罩,把空间分成二到四进。第一进是换鞋处;再进去就是更衣室,有梳妆台、小衣橱、首饰箱和点心箱等;靠近睡铺的是马桶箱。一张富丽堂皇的床,就是一间功能齐全的套房。既私密,也舒适。

这里是毛主席像展厅。各式各样的主席像,有全身的,有半身的,无不栩栩如生。

这里是当铺陈列馆。四周的墙面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算盘。

床挂面馆、漆画箱馆、屏风馆、匾额馆、嫁妆礼盒馆....每一个馆都十分震撼。整个博物馆,是把相同类型的物件展示在一起。据说这些物件,都是被拆散了放置在仓库了几十年。在后来进馆组装的时候,都用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

神像馆,木雕神像,需经十余道过程。选材多为樟木,喜其材质较软易于雕刻且富有香味。自然风干三年后,选定一个良辰吉日,才能开斧。然后于木材上打轮廓,家神一般是鲁班尺的一尺三高,宫庙坛多为一尺三、一尺六,主神则有三尺六甚至更高。

六悦博物馆展出的多座神像,大小不一,造型或精美灵秀,或古朴忠厚。但每一个神祗在香火迷蒙中,都曾以慈悲的心倾听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动刀得先从脚部,再到身体,头部最后,不得造次。经过打胚、粗胚、修胚,就能修光开面,神像的神韵和细节基本完成。为了让神像长存不朽,还得以*土溶于水胶覆盖,用砂纸细磨几次,称为打底。

神像要真的有灵,必须“入神”。将“入神物”塞进神像背后预留的小洞,再用纸符封住:七宝代表财富,木炭象征兴旺,铁钉象征男丁,五谷代表丰收。每六年一换。接着线雕描出图案、上漆、安金、画色、请法师为神像开光点眼,大功告成。

漆画馆,要完成一副彩绘漆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先选定楠木、樟木和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然后涂生漆、刮漆灰、研磨、置稿、敷上颜色和金粉,涂色后用黑色漆勾线。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从几千收藏品中挑选出来的片于不同时期出自不同工匠之手,图案和画风迥异的漆画,整齐排列在展厅的墙壁上,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和谐统一。

神轿馆,神轿,又称“神舆”。一般由轿围屏、交围椅、中盘、轿脚和底座五部分构成。分二抬、四抬、八抬等三大类,并根据大小式样有手轿、辇轿、文轿和武轿等不同类型。

文轿设有传统宫庙屋顶式的轿顶,而无顶的武轿则通常是太师椅造型,多为王爷、城隍爷等武职神明所乘坐。

作为神明的法驾,神轿是极为重要的祭祀用具,故此信众都不惜工本,聘请良工巧匠精雕细琢,饰以彩绘金漆,轿身外加上华盖幡旗,以示对神明的尊敬。平常日子,神轿中盘两侧供轿杆穿过的方孔,要以大小相同的木雕饰件封上,并由专人妥善收藏看管,视之为珍宝。

对民众来说,神轿上坐着的,是凡人和上天之间的联系。祂们为他们消灾解难,带来风调雨顺,招来福气。神轿承担着的,其实是我们健康丰足,现世安稳的美好盼望。

供龛馆,供龛千百年来默默地为我们提供一种心灵的寄托,精神的保护。在烛光摇曳中喃喃诚心向神佛祈求,向祖先倾诉,惟愿能得降福解难,保佑家宅平安。神灵和先祖是看不见的,然而在家里供养着专为祂们而设的居所,仿佛就变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平民百姓的供龛就简单得多。三炷清香,一杯开水,盘子上放几个水果,鲜花数朵。

这里是盆架展厅,盆架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时期就已经盛行。有高有矮,矮的可以折叠,省地方也方便携带;高的使用时无需辛苦弯腰。一般为三足、四足和六足。

像这种盆架,以前在很多地方新人结婚的时候这也作为嫁妆之一,说不定现在农村有些人家还在用呢。

普通人,就在卧室的床边摆一张雅致的木雕面盆架,早上起床后梳洗。巾架下面是木雕花板,叫做“中牌子”或“花牌子”。腰枨上有摆放胰子盒(古代的肥皂盒)的小横板。现代生活洗手盆已顺理成章地归入浴室的一部分,这些盆架也慢慢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竹丝提篮馆,六悦博物馆展出的多个丝竹提篮,款式形态各异,却都曾在农村乡镇里干过活。如提梁下凹形似元宝,俗称“元宝篮”的竹篮就曾是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的上佳选择。

而“杭州篮”,形状像一只碗倒转扣合在另一只碗上,不只是送饭的器具,也是随身携带的容器---类似现代的拎包。冬篮篾丝织的紧密,易于保温;夏篮编成网状,增强透气性。

匾额馆,匾额,就是为建筑物定立名目。匾额寥寥数字,字体或篆、隶、行、草,颜色或黑底金字,或金底黑字,或白底绿字,却意味深远,不但集字、印、雕、色之大成,还反映着一家一族,一间商号甚至一个皇朝的兴衰起伏。

古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亦渴求一片“功名匾”,光耀门楣。若能得皇上赏赐御笔亲题的牌匾,如当年康熙为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题写“萱瑞堂”,就更是尊贵荣耀至极。

屏风馆,在唐代,屏风的种类已经目不暇给:有坐地的、放床上的、搁灯旁的、梳妆时用的;还有玉砌的、琉璃做的、云母贴的、雕镂透孔的……可见百姓都爱屏风既能防风遮隐、隔而不离,还能点缀环境,美化空间——功能性和观赏性具足,厅堂居室内都要有一扇或大或小的坐镇。

有底座、不能折叠的屏风,是为“座屏”,一般是单扇或奇数扇。座屏由插屏和底座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硬木边框,中间的屏芯以漆雕、镶嵌、书法、绘画、刺绣、绒绣、玻璃等装饰。底座主要起稳定作用,比较考究的会把底座雕成抱鼓石型,或桥型墩子。

可以随意折叠的则为“围屏”,又叫“折屏”。多为偶数扇,从两扇到十几扇不等。六悦博物馆展示的一架十二扇大红描金雕花围屏,高逾三米,富丽堂皇,屏扇上写的是清朝一个赐进士出身的官员为他老同学八十大寿作的贺文。这份跨越时间的情谊,在屏风掩映间,依然给人带来一阵暖意。

拍的照片太多了,删来删去,还是发了好几十张。能坚持看完的都是真爱。这家位于黎里古镇边上的六悦博物馆,我去年的这个时候去过一次,前几天又去了一次。真的很喜欢这里面的藏品。想想一个老外都对这些藏品这么痴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可能是因为块钱的门票让人感觉有点小贵吧,所以来这里的游客并不多。我觉得这里尤其适合那些民俗爱好者以及那些传统建筑的设计师们参观,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说不定会冒出不少的创意和灵感。千万别想着一时半会就能看完,参观这个博物馆我个人建议最好安排一天的时间。想想这里可是几万件展品呢。看少了是不是太亏了。前几天去的时候还拍了些视频,回头发上来,看视频可能更直观一些。有兴趣的朋友敬请期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时四十年,这个老外在中国收集藏品十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