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的名字很多,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笔名尤多,“鲁迅”是影响最广泛的笔名。此外,鲁迅还有一些外号,这算是一种别名。
鲁迅最早的外号是“胡羊尾巴”。这是他幼年时邻居给起的,意思是矮小灵活,聪明调皮。“胡羊”就是绵羊,绵羊的尾巴短而圆,晃起来很有趣,“胡羊尾巴”是绍兴方言,比喻小孩子聪明、调皮、活泼。有篇回忆文章说,一次大人打牌,拿樟寿逗趣,问他:“你愿意谁输谁赢呀?”樟寿应声答道:“我希望大伙一起赢!”引得众人夸赞:“这孩子真是个‘胡羊尾巴’,又聪明又善良。”俗话说,从小看大,从鲁迅小时候这个“胡羊尾巴”外号,就可以看出他很早就具备善良、智慧和机警等特点。
鲁迅曾被小伙伴取过一个“雨伞”的外号。鲁迅原本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为什么改?就因为“豫山”被叫成了谐音的“雨伞”。小鲁迅的自尊心很强,不喜欢让人“雨伞”“雨伞”地叫,便向父亲提议将“豫山”改为“豫才”,父亲觉得不错,就改叫“豫才”了。
鲁迅有个笔名叫“何家干”,他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首次发表的杂文《“逃”的合理化》和《观斗》,用的就是这个笔名。“何家干”大抵脱胎于他小时候的一个外号。十二三岁的时候,鲁迅在三味书屋随寿镜吾先生读书,同时帮助家里干活,不仅干农活,还去当铺典当物品,帮助病重的父亲买药,同学们见他很顾家、很能干,就给他起了个“家干”的外号。这个外号虽是调侃,却以夸赞的成分为多。后来鲁迅成了作家,便取了笔名“何家干”。这是个由外号演变而来的笔名,可能是为了纪念少年时的经历。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上学时,同学钱玄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猫头鹰”。钱玄同觉得鲁迅平时不修边幅,不爱说笑,常凝寂静坐,像个兀立枝头的猫头鹰,便送了他这个外号。当过北平大学校长的沈尹默在《忆鲁迅》一文中对这个外号解释说:“豫才的话不甚多,但是每句都有力量,有时候要笑一两声,他的笑声是很够引人注意的。玄同形容他神似‘猫头鹰’,这正是他不言不笑时凝寂的写真。”看来沈尹默认为“猫头鹰”这个外号对描摹鲁迅的神态还是挺贴切的。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象征智慧,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就是一只小猫头鹰,然中国民间却因猫头鹰叫声不好听,且喜夜间活动,将其视为不祥之鸟。但钱玄同起这个外号,绝不是将鲁迅视为不祥之人,主要是调侃鲁迅的外表不大合群,有点怪异,或许也夹杂了一点欣赏鲁迅爱思考有智慧的成分。总之这个外号不是嘲讽鲁迅的。
五四运动前,钱玄同、马裕藻等一些文坛朋友给鲁迅起过一个“方老五”的外号。起因是刘半农常爱说“见到了鲁迅”云云,朋友们便嘲讽他有点像《儒林外史》里那个有点势利的成老爹总爱说“见到了安徽盐商方老五”云云,于是“方老五”便顺势成了鲁迅的外号,周作人、周建人也被连及称为“方老六”“方老七”。从“方老五”这个外号,颇可想见鲁迅当时在文坛上的声望。
“白象”,是作家林语堂给鲁迅起的一个外号。许广平说,鲁迅的老朋友林语堂说鲁迅是“一头令人担忧的白象”,又解释说,大象一般都是灰色的,白象很少见、很特别,所以很可贵,也就令人担忧。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然而林语堂本人并没有对这个外号作过什么解释。林语堂精通英文,在英文里,“白象”是形容一种昂贵却没有大用途,不能丢弃,保养又很费劲的物品,这种物品当然是令人担忧的。林语堂起“白象”这个外号,似有一点英文里的意思,但林的用意肯定不是讥讽,而是暗含着一点替鲁迅担忧的意味。
鲁迅还有个外号叫“鲁疯子”。这是鲁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时,许广平给起的。这在鲁许两人的通信集《两地书》中有记载。表面看,这是一个不雅的外号,但实则是许广平对鲁迅的昵称。
《阿Q的祖宗》
李乔著
北京出版社年9月版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