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要看懂电影,你需要
TUhjnbcbe - 2023/9/24 21:1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http://www.znlvye.com/m/

世界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杰作,发表于一战后的年,也是菲茨杰拉德亲身经历的“自传式”著作。菲茨杰拉德曾经有个初恋情人名叫吉内瓦,美丽端庄,高贵典雅,当时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痴恋。那时的菲茨杰拉德是一个穷小子,因为没钱所以未能如愿娶到吉内瓦,吉内瓦父亲的一句“穷小子还想娶富家千金”终结了这段恋情,也成为菲茨杰拉德一生无法抹去的痛,更为遗憾的是他从未吻过这位心爱的姑娘。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穷小子盖茨比和富家千金黛西正是菲茨杰拉德和吉内瓦的化身,尽管通过努力,盖茨比跻身上流社会,但是由于黛西的自私自利,他俩并未走到一起,反而以菲茨杰拉德的死而告终,这部作品也被很多人视为美国梦的终结。

尽管已经94年过去了,这部小说的影响力依然旺盛,曾经被五次改编为电影,最为知名的就是年由巴兹·鲁赫曼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演的版本。之所以会被一遍遍搬上银幕,部分原因是美国梦仍未消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另一部分原因是这部作品表现出了男人、女人对于爱情不同的价值观,他们的爱情因加入了纸醉金迷和享乐主义而平添了诸多迷幻色彩。

今天,我主要想从人物特点、改编细节和精神境界谈谈电影相对于小说的升华,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01、尼克、黛西、汤姆和盖茨比人物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因为身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尼克和盖茨比为代表的西卵“newmoney”阶层,他们是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美国梦的代表;另一类是黛西、汤姆为代表的东卵“oldmoney”阶层,他们是继承了老一辈衣钵依然处于富有阶层的上流阶层。这两个阶层原本是相互对立的,于是一条河流将其划分为东卵和西卵两个区域,成为了隔江相望,互不相连的新旧势力,其中的连接者就是尼克。

尼克是整部小说的叙述者,既是黛西的表哥,也是盖茨比的邻居,还是黛西和盖茨比爱情故事的见证者,更是整个故事的亲历者。他的视角和判断直接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在小说中存在诸多隐性趋势,会让读者产生丝丝不安的预兆。

尼克和黛西丈夫汤姆此前并不认识,在第一次见面时,汤姆问尼克从事何种工作,在哪家公司时,尼克告诉他从事债券以及公司名称,汤姆表示“从未听过”。尼克针锋相对地说道“”“如果你待在东部的话,你早晚会听到的”。“我肯定会在东部待下去,我是天大的白痴才会住到别的地方”。

上面这段话剑拔弩张,个性分明。尼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东家相当自信,而汤姆则表现出傲慢无礼的一面,这正是上层阶级惯有的嘴脸,还侧面显示出汤姆对于黛西家亲戚缺乏应有的礼貌。就连黛西也说“嫁给一个粗野的男人就是这样,一个又笨拙又粗壮的。。。”由此可见,黛西和汤姆的感情基础并不牢固,因而当黛西得知汤姆有情人时有些慌张,而汤姆至始至终都掌握着主动权,牢牢地控制着黛西。

杰伊·盖茨比的原名为詹姆斯·盖茨,在17岁那年他自己改了名字,盖茨比其实是“Jesus,God’dboy”(耶稣,上帝之子)的意思,强烈的宗教含义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英国早期的拓荒者乘坐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建立他们的理想之城。盖茨比相信自己可以如耶稣一样改头换面,延续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关乎财富和家庭。可是耶稣在最后仍然被犹大出卖,而小说中盖茨比同样被黛西出卖,这种梦想的破灭正是一战结束后美国迷惘一代流行的”虚无主义“。

相较于小说情节的隐晦,影片中对于盖茨比这样的新贵给予了绿色灯塔的指引,那个对岸的灯塔如虚幻一般存在,盖茨比企图去触碰,却如水月镜花般缥缈。影片对于他财富的积累具有悬疑色彩,每次接电话都小心翼翼,似乎“贩卖私酒”这种行为带来的财富并不光彩,从钱财的来源预示着盖茨比建立的财富大厦并不稳固。

电影中的黛西和汤姆是截然不同的性格,黛西敏感脆弱,汤姆强硬多疑,黛西在第一次听到盖茨比的时候,竟然遗忘了谁是盖茨比,而尼克安排黛西见面时,由于尼克的在场,黛西极力掩饰自己的感情,直到尼克找理由离开。可以看出黛西并不希望别人揣测出她的感情世界,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汤姆其实非常博学,他推荐黛西和尼克看一本戈达德写的《有色帝国的崛起》,并详细介绍了书的主旨:”我们要是再不小心,白种人就要被彻底淹没。这是有科学根据的,都经过证明。”但是另一方面汤姆在感情和事业上相当强势,他可以养情人却绝不允许黛西越雷池一步,想方设法将黛西控制住,并怀疑每一个和黛西接触的人,还专门派人调查了盖茨比的身份资料,由此可知,他本性多疑,做事强硬。

02、双重视角下影片叙述、细节与小说的不同之处。

小说为了引人入胜,以尼克的视角逐步展开剧情,盖茨比邀请尼克参加聚会,直到在舞会上相识,作为主角的盖茨比却最后一个出场,确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对于电影,同样采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但美国叙事学家詹姆斯·费伦曾经提过,电影中的叙述方式虽然与传统方式相似,但却隐含了更多的内涵,需要观看者进行挖掘,所谓的双重视角也可以称之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两大动力:“不稳定性”与“张力”。

不稳定性发生在故事和人物之间,而张力体现在不同话语的情景氛围之中,借此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盖茨比作为美国精神的传承者,在小说中可以看出尼克等人对他的嘲讽,比如从小说的第一句父亲给了我几句忠告“当你想开口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像你拥有这些优势。”其实仔细研究就能知道,想批评的不是别人,正是盖茨比本人,而盖茨比的努力目标就是通过事业成功获得爱人的赏识,这种爱的地位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衡,在象征爱情之花无法盛开的同时,其实隐喻着美国梦的破灭。

电影中,在尼克知道盖茨比从事不道德的私酒贸易之后,尼克连与盖茨比握手都觉得困难,以至于两人要隔着草坪相互喊话,在盖茨比死后,他说“他们那些人都比不上你”,更是有双重含义,表面上这是对盖茨比的肯定,但其实全能视觉的观众们都知道黛西犯罪,盖茨比承担,汤姆告密并继续蛊惑黛西,再加上尼克的默不作声,其实他们三人共同导致了盖茨比的死亡,而尼克将盖茨比的死视为愚蠢的象征,在这个故事中所有人都是获胜者,唯独盖茨比是失败者,这句话也表明,盖茨比的罪恶比他们所有人都大,这其实正是影片想要传递的内涵。

小说中还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出现猫头鹰眼人,这个人称盖茨比为“母狗的孩子”,这是一个极不礼貌的称呼,盖茨比曾经将父亲称呼为“猪”,还曾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但盖茨比死后却反被嘲讽,父亲和猫头鹰眼人都参加了葬礼,“母狗的孩子”其实就是对于盖比茨不尊敬长辈,狂妄自大的讽刺。上帝之眼通过猫头鹰眼人之嘴传达出了这一关键的信息。

然而影片却并无意展示对冤死的盖茨比更多的细节描述,甚至连父亲参加都一笔带过,因为这条线索对于烘托主题并无益处。从效果来看,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爱情电影。很多青年朋友喜爱这些奢华的表现方式可能是因为纸醉金迷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隐藏在盖茨比内心对于黛西的爱情。

就连作者在写作此书时,最初定的名字也是《西卵的特里马乔》,特里马乔是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的作品《萨蒂利孔》贪婪纵欲的暴发户,他有句名言“你有一文钱,你便只有一文钱的价值,你富有,别人就会看重你。正如你们的朋友,以前只是蛤蟆,现在却成为国王“,这句话用来形容盖茨比再合适不过。但是由于编辑的否定改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由此看出这个书名并不是反而作者本意,该书名只是假意迎合的产物。

影片中还出现了广告牌上艾科堡的巨眼,见证着黛西将人撞死,盖茨比心甘情愿顶罪,却阴差阳错被杀死的悲惨结局。这个巨眼见证了他的辉煌也见证着他的没落,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爱情这条道路上,盖茨比和黛西都不算成功者。

03、美国梦的终极含义及爱情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始终流露出对于自身精神世界的忧思。从盖茨比加入到世界大战中,他就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兴奋中,他说“中西部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世界温暖的中心,它成了宇宙破败的边缘”。

战争让人的理想、信心、梦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盖茨比的成功也披上了“伪成功”的外衣,他越来越变得虚无缥缈,小说延续的其实是对于“虚假的成功”到底能否让梦想成真,而不仅仅是美国梦。

影片在表现这点上还是相当克制,删减了很多小说中原本很清楚表现这点的段落,而将重点仅仅围绕在盖茨比对爱情的追求上。他站在海边,凝望对面绿色的灯塔,那灯光如此的绚烂夺目,让盖茨比忘情地伸出了双手,这是他逐渐开始迷失自我的第一步。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应该成就自我,一旦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就会因为失去本真而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盖茨比追求的看似是爱情,但也并非是爱情本身。在当时普遍存在的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的双重思潮影响下,盖茨比尽管功成名就,但到头来把所有的佣人全部赶走,财富对他来说只是用以完成情怀的工具。他是真的爱黛西吗?我不这样认为。

盖茨比存在严重的身份认同障碍,在他的思想里,他认为一切就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当尼克答应为他联系黛西时,他主动为尼克提供资金帮助,却被尼克拒绝。可以看出,尼克和盖茨比在对于金钱的理解上也存在偏差。所以在一次次奢靡的舞会上盖茨比并未见到黛西,而只能求助于尼克。

盖茨比非常期待别人对他成功的认同,他和汤姆、黛西的吵架是电影的最高潮,也是电影的转折点,直接导致了黛西情绪激动开车撞人。这场戏指明了盖茨比对于身份认同的渴望,当黛西一遍遍说自己爱的是汤姆时,盖茨比还在进行自我催眠,“不是这样的,你是压力过大”。黛西相当于盖茨比的初恋,在父爱那边,盖茨比是严重缺失的,他不能只依靠一堆金钱而生活下去,必须寄托一些相思,于是黛西成为了爱情的象征。但即使表面上如此爱她的黛西,面对蛮横且出轨的汤姆,也无法下定决心和盖茨比在一起。因此,盖茨比只是活在自我的一厢情愿中。

为什么黛西会如此表现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盖茨比”穷人”的思维方式,他的底层身份是限制他们在一起的根本原因。在盖茨比身上,黛西可以感知到爱情的甜蜜,却无法体会到温馨和幸福。这正是盖茨比无法改变的家庭环境所带来的。所以影片的整体基调是灰色的,结局的黯然失色与开篇的纸醉金迷相互呼应,构成了效果鲜明的情景比对。

所谓的美国梦不过是很多人脑中的*粱一梦,即使在如今,也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前赴后继赶往美国,去完成心中的美国梦,并期待美好的爱情,而在经历过无数挫折之后发现,拥有共同经历或价值观的人才是最理想的那个伴侣。

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无比精彩,但对我来说,还是推荐朋友们在看完电影之后读一下小说,这会加深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很多不经意的片段蕴含着巨大信息量,虽然看似拍摄的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但却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和精神主题。

每位观众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黛西,但是当走进她之后才会发现,看似完美的她其实长满了棱角,这种棱角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而汤姆、尼克又可以划分为一类人,就是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群体,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映射,这部小说更想表达的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精神世界的搭建。否则,很有可能像盖茨比一样只注重金钱和物质,而精神上十分空虚,最终理想的爱情也将随风而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要看懂电影,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