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三星堆的发掘再次震惊世人,所谓“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次出土的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百余件象牙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在所有文物中,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3号祭祀坑中出土的“鸮”形饰物。因为在古代,鸮是一种不祥的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祭祀的器物上呢?
三星堆的“鸮”形饰物
此次发现的“鸮”形饰物,是一个青铜尊。尊是一种中大型的盛酒器,一般是圆腹或方腹,敞口,口径大,课本中介绍过的四羊方尊,就是一个方腹的盛酒器。
像尊这种文物,以往在中原考古出土比较多,四羊方尊就出土于湖南地区,还有殷墟遗址出土过两件妇好鸮尊,而此次在三星堆出土“鸮”形尊,还是第一次。
最有趣的是,三星堆的“鸮”形尊和妇好鸮尊,形态上非常相似,都是“鸮”形,圆眼、尖喙、大耳,威严而神秘。三星堆的“鸮”形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它的腹部,有饕餮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后文再说。
人们一直在猜测,三星堆文化和中原文化是否有着某种渊源,如今鸮形尊的出土,与妇好鸮尊如此相似,似乎印证了这个观点,究竟如何,这还有待专家解密,显然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也不瞎作猜想,今天只聊“鸮”。
什么是“鸮”?
鸮,看字形就知道,这是一种鸟类,其实就是猫头鹰。《东周列国志》说“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我们知道啊,猫头鹰是一种夜出动物,因此也叫夜猫子,所以《东周列国志》的描写,还是有道理的。
正因为猫头鹰能夜视这一超能力,所以在远古时代,鸮都被认为是可以与人神沟通的使者,所以鸮出现在青铜器上,是一种神鸟,是一种崇拜。
但是,鸮鸟绝非祥瑞。
凶残的鸟
其实,早在《诗经》里面就有相关的描写,《诗经·豳音bīn风·鸱鸮》写道: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说猫头鹰啊猫头鹰,你既然已经抓走了我的孩子,就不要再毁坏我的巢穴了!可见,鸮鸟是一种较为凶残的鸟类。
鸮还被视为不孝之鸟,上文《东周列国志》后半部分写道:
“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
说鸮鸟小时候,母亲养育它,长大之后,它却把母亲吃掉。《东周》这个故事,是用了古代大孝子颍考叔,借鸮鸟的故事来感化郑庄公,要孝顺母亲的典故。
不祥之鸟
不仅如此,鸮鸟还是不祥之鸟。
猫头鹰也很倒霉,自古就被人所厌恶,原因也很简单,声音太难听了,叫起来像在哭丧一样,《毛诗》在注释《诗经·鸱鸮》时就说:
“鸮,恶声鸟也。”
声音难听,也成原罪了,这找谁说理去?
然而,相比之下更让猫头鹰无语的是,它不仅叫声令人讨厌,连笑一笑都让人感到厌恶,民间有俗语说“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因为猫头鹰笑起来比叫更恐怖,更让人产生不适感。
因此,就有迷信的说法,猫头鹰笑主凶。如果猫头鹰对谁笑了,预示着这个人乃至这个家庭,都要面临灾难,故而民间又有俗语说“夜猫子进屋,无事不来”,夜猫子就是猫头鹰、鸮鸟,它要到谁家去,没别的,带灾来的。
现代人有颜控、声控,古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鸮鸟和饕餮
三星堆出土的鸮形尊,腹部有“饕餮纹”,我们知道,饕餮是一种神兽,而鸮是鸟类,似乎完全不相干,为什么会“合体”呢?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
“(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这里的狍鸮可能就是饕餮,而它的名字又叫“狍鸮”,狍是一种擅跑的动物,鸮是猫头鹰,狍和鸮组合在一起,既擅长奔跑,又能飞行,还贪婪爱吃人,就成了食人的神兽饕餮。
由此可见,鸮鸟和狍鸮(饕餮)还是有一些联系,而且饕餮贪食,尊是用来盛放美酒的器物,所以在鸮尊上有饕餮纹,也是有道理的。
三星堆的鸮形尊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和中原文化到底有没有渊源,这次考古发掘还会有哪些令人震惊的发现呢,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