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开买官卖官,甚至还有完整的制度,而且还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有了功名,可谓无往不利,地方官员见了都要尊敬三分。倘若考不上科举,又想拥有这样的荣誉,明代中后期的富人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捐官」。
弘治年间(-)纳银四十两,就可以获得冠带,成为「义官」。四十两不是个小数目,但为了借义官的身份牟利,皂隶(衙门里的低等差役)、奴仆、乞丐、无赖等横行乡里之徒,纷纷纳银捐官作为保护伞。
当然,无论买到几品官,都只是买到了任官资格,无法实际就任。「义官」在官职系统里称作「散官」,只是一种没有指派职务的虚衔。想要实际担任官职,则可透过「上马纳粟」的制度买一个国子监生的身份,等待朝廷授官,或借此身份参加科举。
「上马纳粟」或称「纳马纳粟」,是指缴纳马匹、粮草、银两等物资,换取朝廷赐予的冠带。大约在正统七年()前后,为了弥补财*收入不足,以及奖励地方赈济,朝廷就已零星赐予散官冠带。
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之变」,英宗御驾北征蒙古瓦剌部,兵败被俘,使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为了筹措资金,遂于景泰元年()正式宣布实施捐纳*策,凡是捐输米豆二百五十石、谷草二千束、秋青草三千束、鞍马十匹任何一项,就可以获得冠带。
有一位名为张贤的生员希望在荣耀之外,能够有实质的回报,便请求进入国子监读书,朝廷起初回绝了这项额外的要求,但有愈来愈多的生员提出「送监」的愿望。接下来的几年,由于各地时有水灾、饥荒的消息。景泰四年(),代宗派礼部侍郎邹干(-)等官员带银三万两前往山东赈济,并说:「若有其他可以赈济的*策,都听你们便宜处置。」
结果当地的生员表示愿意纳米八百石,乞求入国子监读书。邹干遂奏请皇帝酌定,且他在奏疏中表示赞同的意见,最终皇帝批准了纳米入监的方案,并顺势推广于全国,凡能出八百石米于山东赈济的生员,且有意愿入国子监读书者,皆可同意入监,早就希望入国子监的张贤也终于如愿以偿。自此以后,捐纳之门大开,凡举筹措*饷、赈济灾民,乃至兴修漕河、陵寝,便有官员倡议开捐。
国子监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为「举监」,是指会试落第的举人经由翰林院考核通过者;二为「荫监」,是指高级官员的荫子;三为「贡监」,是指地方学校成绩优秀的生员。从此,又多开了一道捐纳的门路,称为「例监」。
需要说明的是,经由捐纳入监的生员称为「纳贡」,属于「贡监」的一种,「上马纳粟」原先只限定资质较佳的廪生,例如崇祯年间山东发生蝗害,朝廷准许捐五十两补为生员,时人便讥讽这些人是「蝗虫秀才」。至此,明代的官学逐渐失去培育人才的机能,沦为提供任官资格的机构,国子监生的素质亦日趋下降,福建文人谢肇浙曾批评道:
国家设立太学以招揽天下的英才,最重要的就是选才授官,在京任职的国子监生地位等同进士。可是后来除了举贡以外,还能够用钱换得入学资格,称之为「援例」。其中有些生员,因为屡屡考不中乡试而援例进入国子监,这种尚可接受。而民间没有功名,不识几个大字,但有一些闲钱的人,也能成为国子监生,这种人称之为「俊秀」。大概国子监里面,举贡生比例占一成、援例生员占两成,俊秀竟然占了七成。他们穿着奢华的服装,流连于酒店、妓院,行*官吏不敢盘问,考核品行的官员也不能清查,使得聚集贤士的机构,沦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明代中期的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文人叶权(-)认识一位例监生,他本是富家子弟,已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担任县丞(辅佐知县的官员),因为某事辞职回乡,叶权便戏谑地对他说:「您原本是一介平民,花钱买到八品官,可与知县平起平坐。解除官职之后,家里又不贫穷,没有生活上的困难,为什么不快乐一点呢?」
那人竟答道:「自我从进入国子监后,至少花费了千两银子,就是期盼当官后能收回数倍。现在还没回本就要回乡了,就算是我的妻子,也会埋怨我的!」
不只是学生无心向学,国子监教官们也缺乏教学热诚。天顺末期,南京国子监祭酒周洪谟(-)非常讨厌猫头鹰的叫声,于是他下令抓到猫头鹰的监生可以放假三天,一时之间,不少行为放荡的监生都有假可以放。后来继任的祭酒刘俊(-)则喜欢吃蚯蚓,监生们又忙着抓蚯蚓了。
由此看来,开放捐纳后,监生盼着当官,不把读书当一回事,因此南京流传一段歌谣,唱道:「国子监里听讲,武定门外炮响。是这等演武修文,只费朝廷粮赏。」意思是说国子监的监生、京营里的部队都是虚有其表,浪费民脂民膏的机构。
国子监生人数骤增,但是并没有那么多官职可授,许多监生等到授官时,都已垂垂老矣。且地方*府中肥美的缺额先授予进士,次授予举人,最差的才沦到监生,有些官职甚至远在云南、贵州、广西等边区。许多读书人仍愿意捐纳,除了享受部分特权外,其实是将捐纳当作科举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