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这首名为《雪》的散文诗,鲁迅先生创作于年。作为一种融合散文和诗歌双重优秀的体裁,散文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自由的形式,传达着睿智的心灵律动,吸引着中外众多作家为之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当下,散文诗依然拥有大量默默热爱这个文学体裁的优秀写作者,四川作家姜文彬就是其中一位。
多年耕耘散文诗领域的结晶
姜文彬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曾在《星星》诗刊、《散文诗世界》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并有作品收入散文诗集。年5·12地震后,姜文彬曾赴北川采访,他在《纪录·北川》中,用24章散文诗记录了那里的人物和故事,那些悲恸欲绝、抚平创伤和灾后重建,是一种悲悯情怀的书写与沉淀,是一阙青山绿水的生命和诵辞,是一道陡峭的光的尖叫和一双鹰翅的力量。
海边的沙,天上的星,其数量是难以尽数的。但是如果有人说“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那就是诗家语了。因为真正的诗,往往都是打破语言的常规和定式,从平淡中开掘出奇异之美。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诗集《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是姜文彬多年来在散文诗领域耕耘的一个结晶。
书中共收录了姜文彬的一百九十余章散文诗,其中有对季节的动人描摹,对友谊爱情等的赞叹,以及对大自然、人生的种种感悟。比如《冬日的原野》,他写“一片被翻耕过的红褐色的瘦土静静地晾晒,湿漉漉地新鲜着……”在《农事》里,他写“锃亮的犁铧在板结的土地上打开一个缺口,于是,关于一个季节的农事就从这里开始”,这些所见和想象,具体坚实的细节和主观的内心,呈现村庄的肌理和脉动;《心思如密集的莲子》里的鹤在夜的舞台跳出优美的舞蹈,《泪光在穿越睫毛的栅栏》之后汇成一条河流的方向,《透明的黑蝴蝶》把那些沉重的话题投递到沿途的荆棘之间,这些凝练的语言,丰沛的情感,营造的意境,呈现个体意识强烈的视野;在《风,收藏于金属的内心》中,作者“站得越高,离寒冷越近。这是一场刀剑风霜的相互厮杀,我把风宰割成碎片,吸进庞大的胸腔;我把雪花捏成齑粉,润滑着欢快的转速;我把雨滴燃烧成灰烬,将能量引入网状的河流。在漫长的结冰期里,我将坚定的信念扎根于深沉的冻土之中,凌风而立。”诗句之中“刀剑、风霜、胸腔、雪花、雨滴、灰烬、河流、冻土”这些意象的珠串,是对能量聚集的抒写,与之关联的动态场景再现,呈现很强的画面感,并释放着诗人的情愫。在草原上,“偌大的方阵擦亮鹰的翅膀和眼睛。我的旋转,在鹰的视线里是一场精彩宏大的表演。”诗人转换主体,从鹰的视角静止,呈现飞翔的面貌,从鹰的身体内部,表达思想的自由。
从生活最细微处发现诗意
工作着是美丽的,它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意义,也是作者的精神背景和散文诗创作的价值表达。在《走失或上演的痕迹》中,诗人用52个组章,抒写熟悉的人物,漂洗流逝的故事,行摄流动的场域,描摹关联的世象,观照现实的疼痛,牵引出思考与顿悟、情思与哲思。比如:“猫和老鼠的游戏在此起彼伏的上演,我们各自成为自己主角,观众游离于角色之外,又在角色之中”“独守一份清贫,而把公平公正和谐像一米阳光送到千家万户”“举杯邀明月,我们饮尽一片月光,又被一片月光饮尽。”作者消化着与之紧密关联的平常事物,将一种经验以诗歌的形式进行了提纯。
在姜文彬看来,散文诗是他“血脉和心灵深处流动的滚烫的潮汐”和“触点与灵感的行走或跳跃”。
《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得到业内多位专业人士的赞誉和推荐。在《星星》诗刊主编、诗人龚学敏看来,“姜文彬的散文诗总是能够从生活最细微的地方发现诗意,从情感最丰沛的地方发现人性的美,质朴的文笔与对生活的真诚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在提升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曾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的文学评论家罗勇说,“诗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简洁洗练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的表达,呈现事物的诗意与世相哲思,再一次证明了散文诗独特的感染力。”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