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发在灭殷后两年,便得急病而死,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便由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摄政。由于牧野之战只是战胜了商王朝的中央政权,因此地方贵族多有不服。
此时的周王朝,幼主在位,朝野不稳。然而周公执政七年,和平还政于成王,不仅没有导致国家动乱,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政治传说。那么,西周初年的政局,真如传说中的那么美好,周公与成王真的那么和谐吗?
一、周公摄政
周武王死后,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周王朝,周公姬旦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担当起了周王朝的摄政。
《左传》记载:“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周武王即位时,以“太公望(我们常说的姜子牙)为师,周公旦为辅”(《史记·周本纪》)。这里的“大宰”和“辅”乃是《周礼》中的六卿之一,总王室内外事务,朝廷百官之长,相当于秦汉时的丞相。
在孟津之会、牧野之战、武王设置“三监”等西周初年的重要政治事件中,也看得到周公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武王晚年曾有两次重病,周公前去探望,武王曾将祭祀天室的任务交给周公。要知道在西周之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武王对周公的信任和周公的地位。
这些说明,早在武王时期,周公就作为王室的重要人员,参与到周的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周公有相当的政治能力,也积累了相当的政治经验。
因此,周公是有足够的政治能力和政治资历的。然而,周公摄政出于谁的安排?
在周文王正妻太姒所生儿子们的排行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等。周武王去世时,伯邑考已死,管叔鲜、蔡叔度作为“三监”已不再中央,因此,在武王的嫡亲弟弟中,周公旦是最年长且身在中央。
关于周公旦成为摄政,《逸周书》中曾有武王欲传位周公而周公不敢接受的记录,然而未被史家公认。子彧猜测,此事大约与后世临终托孤的记载有相同的性质。西周前期的大事在《诗经》中多有体现,然而此事却没有,可见此事应当是武王有这个意思,却没有正式任命托孤。
同时,《史记》有多处记载,口吻却是难得的一致:周公摄政乃是周公自己担心朝政不稳,刚刚分封的诸侯和殷商旧贵族反对周室,主动担当起了周王朝的摄政。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史记·周本纪》
这也就是说,成王是武王的合法和指定继承人,周公摄政并不是出于武王临终时的安排--至少不是正式的任命,也不是出于周王室众人的推举,而是出于周公自己。
同时在《史记·鲁世家》记载,周公“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礼记》中更是直言“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在《大诰》等多处也发现周公称王,并以“王命”的名义发布命令的。可见,周公不仅代行摄政,很有可能还称王了。这样看来,周公的身份,与顺治初年多尔衮“摄皇帝”的身份有一定类似之处。
这两点,为给了“三监”充分的理由,于是周成王三年,周初最大的叛乱--三监之乱爆发了。
二、三监的谣言与周成王的猜忌
“三监”是克殷后,安排在殷商统治的核心地带,用来分化和臣服殷商遗民的三个诸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王发的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其中管叔鲜还是周公的同母兄长。
三监之乱实际上是管叔鲜和蔡叔度不满于周公执政,因此,三监之乱具有争夺王位的性质。周公亲率大军东征,前后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叛乱,此时已经是周公执政的第六年了。虽然叛乱平定了,但这场叛乱留下了两个问题。
其一,周公摄政称王导致了周王室内部的不团结。管叔鲜和蔡叔度属于武王的兄弟,但是他们却与武庚一起反对周公,而周公在召公、毕公以及太公望等站在同一战线上。这从侧面说明周公摄政并没有合法手续,甚至说,周公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取周成王而代之的想法。
其二,周成王的态度。管叔鲜和蔡叔度在叛乱之初,为了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边,曾经在国中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这是一个跟朱棣“清君侧”一样的好借口。年轻的周成王应该是听到了这个流言,而且周公称王等等举动也确实引起了周成王的不安,这一点,从《鸱鸮》和金滕册书两件事可以看出端倪。
《鸱鸮》是《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一首诗,大意是说被抓走小鸟的母鸟,为了防止再次被侵害而筑巢、筑窝、储存粮食。诗中塑造了一只满身伤痕但又不辞辛劳、诚惶诚恐的母鸟形象。相传,这首诗为周公所做,以贻成王,并且是通过周成王的另外两位辅政大臣,周公的弟弟召公和毕公。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国风·豳风·鸱鸮》
周公是在向周成王表明心迹,成王就是巢里的幼鸟,而周公就是那只在成王年幼时保护周王室这座巢的母鸟。
鸱鸮是一种鸟,即是现在的猫头鹰
周公通过召公毕公传话,从侧面说明了周成王对周公的忠诚是曾有所怀疑的;而周公反复强调自己的不辞辛苦和惶恐,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和摄政的理由。
金滕册书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尚书·金滕》记载,周武王生病时,周公祝神说以自己的寿命代武王,记于书册,藏于金藤之匮。后来发生了谣言和《鸱鸮》之事,周成王不敢怪罪周公,但内心的猜忌并未消除。后来周成王亲政以后,打开金匮看到册书,才终于相信了周公的忠诚。而《史记·鲁世家》中记载祝册是因为周成王生病,而且因为周成王的猜忌,还曾发生“周公奔楚”的事件。
部分史家以《尚书》为伪书,但通过与《史记》的对比,金藤之册这件事应该的确发生过,至少,周公曾受到严重的猜忌,甚至被迫远离中央,直到周成王亲政前后才完全消除。
这说明周公和成王叔侄并不像历史上记载的那么和谐,周公的身份不单单是辅政或摄政那么简单,而周成王对周公也确实有猜忌,甚至比较严重。
三、周成王的政治措施
关于周公摄政时,周成王的年龄,多有语焉不详,有几岁、十几岁、二十几岁之说。经验证,多数史学家认同此时的周成王姬诵约17岁左右。
因此,虽然政治经验不足,但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从亲政后西周的发展来看,周成王的执政能力并不弱。同时,从史料记载看,周成王初年,成王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政治权力的,政权并不是被周公完全掌握。
因此结合周成王对周公的猜忌,成王不会不做安排。桐叶封唐和齐国方伯就是周成王最重要的政治措施。
桐叶封唐同样是周初一则美好的政治传说,而这个传说背后,是年轻的周成王和周公之间的政治博弈。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史记·晋世家》
这是晋国得封的传说,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将一片桐叶封给叔虞,太史佚便以“天子无戏言”为由坚持封地与叔虞。于是,周成王便将黄河、汾水以东的一片方圆百里的地方封给了叔虞,称唐国。后迁国至晋水边,称晋国。
看起来这是年少的周成王一次很随意的行为,而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年轻的周成王的政治布局。
从后来春秋的诸侯国来看,姬姓诸侯国大多源自文王之子,也就是周公和武王之兄弟,成王的叔父。而武王之子,也就是成王的兄弟之国仅有4个,而周公之子的封国算上鲁国的话有6个。武王和周公之子应该是在成王当政期间陆续分封的。
因此,可以看出,成王初年,相比于周公,姬诵是没有什么政治势力的。而周成王要获得政治基础,最快的方式就是分封自己的兄弟。
唐国的分封,从的时间上来看,应该发生在周公摄政期间;而唐国的封地在今天的山西襄汾和翼城一带,是周核心地带的北部屏障,俯瞰洛邑。如果想要控制洛邑,这个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唐叔虞的封国实际上对于镐京的保护和洛邑的监控很有帮助。
同样值得推敲的另一件事来自于齐国。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三监之乱时,周成王使召康公向太公望(姜子牙)传达了可以在黄河、大海、穆陵、无棣之间随意征伐的命令,这等于任命太公望为东方的方伯。
太公望之女是武王发的正妃,因而周成王是太公望的外孙。这个任命应当是来自于周成王,而不是周公。一方面让太公望可以方便参与到平定三监的叛乱,另一方面,自己的外公作为东方的方伯,也有利于保障周成王的地位。
因此,齐国的任命和桐叶封唐,实际上都是周成王巩固王权和自己的王位,增加与周公旦之间政治博弈筹码的一种方式。
四、周公还政周成王
这种政治博弈对一个王朝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王室内讧,最终身死国灭的不乏其人。
然而,周公是一位聪明而富有智慧的政治家。
周成王七年,周公选择了主动将还政于周成王,而自己前往营建成周,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公希望通过还政和主动流放,来彻底消除周成王的猜忌,以避免周王室的进一步内讧,使刚刚稳固起来的周王朝遭受风险。
(周成王七年)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 倍依 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不仅生前还政,而且心甘情愿的北面称臣,并且表现出了作为臣子的安分和对王权的敬畏。对于周王室来说,这是莫大的幸运。
周成王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面对周公的退步,周成王并没有步步紧逼。从周公在东征胜利后的第二年就出来参与东征的活动来看,还政不久就发生了金滕册书事件,周成王恢复了对周公的部分信任。
于是,周成王接过了周王朝的权杖,同时命令周公全力营建洛邑,并继续完善用于巩固周王朝统治的《周礼》。从《多士》、《毋逸》中周公对成王的规劝可见,周成王对周公的信任恢复到了比较好的水平。
五、尾声
还政后不久,周公病死在丰。死之前,周公表示,“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而周成王却将葬在毕地,文王之侧,对周公表示了莫大的尊敬。同时,周成王还给予周公的封国郊祭周文王的特权(依周礼,只有周天子才有祭祀已故周王的资格)。
因此,在周公和周成王高超的操作下,后世渐渐忘记了这段隐藏在和平背后的政治博弈,只留下了美好的政治传说。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西周史》杨宽著;《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著;
本文为子彧原创,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