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帝六年四月,长沙,太傅府。
虽然刚刚入夏,但长沙的天气已经燠热难当了。
夏日的太傅府这一日傍晚,长沙王太傅贾谊无所事事,正在书房中读书解暑。正当入迷之时,忽听得一阵“扑棱棱”的响声,顺着声音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鵩鸟(fú鸟,猫头鹰之类的鸟)从开着的窗户中飞了进来。
这只不速之客进来后,横冲直撞了一番,最后落在了房中的书架上,歪着头眨眨眼,一声不响地看着贾谊。
一人一鸟就这样对视着。片刻之后,鸟儿发现面前的这个人没有要喂食的意思,而这里也没有什么可吃的,心中充满了失望。在哀怨地瞪了贾谊一眼后,鸟儿一振翅膀,从窗户中飞了出去。
鵩鸟飞上蓝天目送着鸟儿越飞越高,终至消失不见,贾谊陷入沉思之中。鵩鸟,楚人称之为“鸮”(xiāo),向来是一种不祥之鸟,它为何会飞到自己家?是不是预示着什么事?
联想到自己这几年的际遇,贾谊悲从中来,提起桌上的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文章——《鵩鸟赋》。
在这篇千古名赋中,贾谊以人鸟对话的形式,写出了自己对世间万物变化、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世间万物,变化莫测,人生福祸相倚,不可预知。“天不可与虑兮,道不可与谋。迟数有命兮,恶识其时?”人之所以为人,只是一种偶然,不值得欣喜。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一生呢?庸俗之人追名逐利,执着于生老病死,而超然的智者则会顺其自然,随物赋形。“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悠游物外、淡泊宁静的境界。
鵩鸟俗话说“言为心声”,贾谊的这篇辞赋通篇都充满着豁达大度、看淡一切的超然与洒脱,仿佛作者已经无欲无求、臻入化境。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贾谊当时正处于仕途不顺、前途未卜的低谷期,写作此赋只是自我安慰、排遣忧愁罢了。
当时的贾谊,虽未满三十,但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见识了人性的复杂险恶,没有了年轻人朝气昂扬的心态。
在这个湿热难耐的初夏傍晚,贾谊一定很想念自己的家乡,也一定很羡慕当年的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翩翩少年……
年少成名
河南郡的郡治所在地洛阳,背靠邙山,南面洛水,黄河穿城而过,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正因如此,东周与大汉(早期)都建都于此。
背邙面洛的洛阳独特的底蕴使得这里的人们也自带一种高贵的气质,读书、做学问在这里蔚然成风。
贾谊的故乡正是在洛阳。
贾谊出生于汉高祖7年(公元前年)。其时刚刚结束楚汉之争,天下初定。
贾谊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读书天赋,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到了十八岁时,就“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当时的河南郡守吴公,是李斯的同乡兼学生,十分爱惜人才。当听说贾谊的才名后,立即将其招入府中,让他在自己身边历练,学习处理政务。
初入庙堂文帝初立,听闻吴公政绩卓著,治郡有方(“治平为天下第一”),就将其拜为廷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吴公向文帝举荐了贾谊,称赞他虽然“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听后就封他为博士,当时贾谊刚满二十岁。
贾谊初入庙堂博士之职隶属于奉常,“掌通古今”,并为皇帝的政策提供建议,相当于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员。
贾谊虽然年方弱冠,是所有博士中年龄最小的,但却是最称职的。有时候文帝下诏让大家讨论一个命题,大家还在搜肠刮肚苦苦思索,贾谊已经开始引经据典进行论述,并且他往往能切中问题的要害,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而文帝也非常器重贾谊,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超迁他为太中大夫。
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得到皇帝的鼓励,贾谊的干劲更大了。不久后,他上了一道《论定制度兴礼乐疏》: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当时的汉朝,不论是制度、历法还是官名、服饰等等,基本上都是沿用秦朝的那一套,没有大的改动。贾谊认为大汉建立已经二十多年了,再继续沿用秦朝的东西不合适,所以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
但是贾谊的建议是一套系统的大工程,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文帝认为当前国家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改革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就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上《论积贮疏》看到皇帝将自己的奏疏置之不理,贾谊并不气馁,他马不停蹄地又上了一道奏疏《论积贮疏》。
奏疏中提到:大汉建立已有四十余年了,可是粮食储备依然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百姓舍本逐末以及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天灾或是战争,就会出现天下大乱的情况。所以陛下必须重视此情况。而要解决这种问题也不难,只需要“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这篇文章措辞严厉,很有些教训的味道,偏偏很合文帝的胃口。因为文帝本身也是一个简朴的人,并且对当时粮食库存不足的问题颇为担忧。看到贾谊的奏章后更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上感其言,春,正月,丁亥,诏开藉田,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平步青云在担任太中大夫期间,贾谊多次上疏,对帝国的各方面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多数都被文帝采纳。“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而真正让贾谊声名显赫的,是他的代表作《过秦论》。这篇千古雄文通过对秦国由弱变强、再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过程的描写,深刻分析了导致大秦帝国灭亡的根本缘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进而起到劝谏文帝“施仁政、得民心”的目的。
项羽火烧阿房宫《过秦论》用写赋的手法来写政论文,“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近人吴闿生评语),堪称史上第一鸿文!而贾谊也凭借此文坐稳“汉初第一政论家、文学家”的宝座!
此时的贾谊,可谓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幻想着自己与文帝同心一意,就好像商君与秦孝公一样,君臣联手即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大约一千年以后(唐贞元十二年,公元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进士及第。喜出望外之余不禁赋诗一首:“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的贾谊,比之孟郊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正如他在《鵩鸟赋》中所写道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正当贾谊准备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
贬谪长沙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太中大夫不会是贾谊仕途的终点,只是没有人会预料到,这竟然是他最辉煌的顶点!
文帝四年,鉴于贾谊卓越的才能,文帝打算任命其为公卿,下诏书命众臣讨论。
贾谊本以为升迁已是十拿九稳的事,让百官讨论只是走个程序,不料这却是自己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以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冯敬等人为代表的一班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群臣反对若是一般的大臣提出反对意见,也许文帝还不会理会,直接就任命了贾谊了。但这几位的来头不小,不由得文帝不慎重对待。
这几位大臣不仅是曾经跟随高祖刘邦征战多年的老臣,而且还是扫灭吕氏、扶持文帝登基的功臣!周勃是前太尉、丞相,灌婴是现任丞相,张相如是太子太傅,冯敬是典客(未来的御史大夫),个个位高权重,他们的意见,几乎就是所有老臣们对待贾谊的态度!
考虑再三之后,文帝为朝廷政局稳定计,决定听从老臣们的意见,没有拔擢贾谊。
不仅如此,文帝还开始慢慢地疏远贾谊,对他的奏疏也不再重视,对他的建议也不再采纳。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免去贾谊的太中大夫之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即刻上任!
接到诏书后,本来还抱有一丝希望的贾谊犹如万丈悬崖一脚踏空,彻底死心了!他知道,自己的那些抱负不可能实现了!
西汉初年的长沙国,可以说是蛮荒之地,穷乡僻壤。当时的长沙王是靖王吴差,是汉初大将吴芮的后代,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异姓诸侯王。
其实,文帝如此安排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因为事实上,太中大夫与诸侯王太傅二者的职级差不多,甚至后者的俸禄要高于前者(太中大夫是千石,而诸侯王太傅是二千石)。但因为长沙王是异姓王,不受皇帝重视,而且长沙国又远离帝国的权力中心,所以这次职位调动就有了些贬谪的意味。
《吊屈原赋》浩荡湘水奔流不息,滚滚向前,并不会为了世间的悲喜而停留片刻。
站立于湘水之畔,望着滔滔江水,贾谊感慨万千。一百多年以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就是在这里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悲鸣后,愤然投水自尽!
屈原投江对于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的做法,贾谊敬佩之至。思潮起伏之下,他奋笔疾书,写就一篇《吊屈原赋》,投入江中,以示祭奠。
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混兮,谓跖、蹻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摘自《吊屈原赋》
屈贾二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奈何命途多舛,遭人嫉恨,无法一展抱负。相似的性格和命运,让贾谊对屈原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这篇文章,既是对屈原的致敬和怀念,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自怜,对内心抑郁之情的宣泄!
吊屈原赋当然,牢骚归牢骚,在长沙王太傅的任上,贾谊还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在长沙的三年多时间里,贾谊利用自己王太傅的身份,改善了长沙王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使王室与朝廷的步调保持一致,帮助中央稳定了帝国南疆的局势。政局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正因如此,贾谊深受长沙百姓的爱戴,“贾长沙”也成了贾谊的一个别称。
梁王太傅
写完《鵩鸟赋》的第二年,贾谊被文帝召回长安。
再次站在京城的土地上,贾谊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本来以为自己会客死于卑湿的长沙,不曾想还有机会觐见天颜!
其实在长沙的三年里,贾谊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