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时间诗旅第日观放白鹰唐mid
TUhjnbcbe - 2020/12/21 14:11: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457210.html

处暑三候是: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说的是在处暑时,

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稻粱类农作物开始成熟。

而现在就恰好是一候

鹰乃祭鸟的时期。

而鹰其实自古以来,

就与人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在诗人们的笔下,

它是英勇,

是大气,

是遨游天际,

是壮志凌云,

鹰击长空永远是鼓舞人心、

令人向往的意境,

所以接下来五天,

就让我们欣赏五首精彩的雄鹰诗。

观放白鹰

-唐·李白-

八月边风高

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

百里见秋毫

为奔忙赋闲,让生活有诗,欢迎踏上时间诗旅。刚才轶伦为大家朗诵的是李白写的《观放白鹰》,首先解释一下标题,放白鹰,它指的是放鹰捕猎。放鹰是古人以狩猎为目的,通过对鹰的驯养,让老鹰配合人类抓捕猎物的一种方式,它多少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尚武狩猎遗风,在历朝历代放鹰活动都很受重视,直到现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都还有养鹰放鹰的习惯。李白应该是在西域写下这首诗,八月里的西域边地,风高气爽,一只雄鹰出现了,它通体洁白,孤独地在高空飞翔,就像一片正在飘飞的雪,在空中纯白无暇的它是如此显眼,纵然相隔百里,也依然清晰可见它身上的秋毫。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其实可以有两种解读,除了刚才所说的之外,还有后一种解读:鹰独自在天空飞翔,仿佛一片飘飞的雪,是那么地纯白无暇,可是它的眼神凌厉,能够明察百里以外的秋毫。前一种解读是说鹰因为极其纯白显眼,以至于身上细微的羽毛,远隔百里都可以被看见,这里鹰是客体,后者是说鹰的眼睛很厉害,百里之外的猎物、秋毫都逃不过它的眼睛,这里鹰是主体。这其实都说的通,甚至说起来,后一种解读要更为合理,因为鹰确实就是千里眼,而前一种解读“相隔百里,人都能清楚看见白鹰身上的细小羽毛”,这听起来不太符合常理,但是请不要忘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不能用常人的逻辑去揣测,他号称天上的仙人被贬谪下凡,他是最富于浪漫瑰丽的想象力,而且很喜欢用一种看起来夸张到极致甚至到不可能的比喻,来表达想要的情绪和状态,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又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以这首诗也是一样,因为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标题里的“白”,李白极力要表现的就是这雄鹰的一身纯白,而“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其实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反衬雄鹰之白的,在高空中它是白得那么地显眼,以至于百里之外都依然清晰。

李白用这么夸张的比喻,其实有特别的用意,因为雪是冰清玉洁的,白是纯洁的颜色,秋风劲吹,白鹰独自高飞,在蓝蓝的天空里,那就是一个神圣洁白而孤独的形象,其实,这孤独的白鹰就是李白自己,他一身天纵英才,却长期未能得到施展,好不容易得到皇帝赏识进入朝廷,却发现自己只是被当做御用文人,皇帝安排宫廷宴乐、出游之时,就会让他跟随并在旁边写几首诗,助助皇帝和贵妃的雅兴,也就仅此而已了,但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来到长安的梦想,是要建立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他要与皇帝共商国是,治国平天下,而不是每天在莺歌燕舞中,跟那些歌女伶人一样,仅仅是皇帝的奴才和玩物。于是他终于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开始日日醉酒,而且醉酒的程度很深,甚至还趁着醉意,大摇大摆地在玄宗面前,让玄宗的红人高力士给他脱靴子,甚至还曾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连天子召见,也不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所以他这样狂放不羁的性格,加上才华过于外露,很快就遭权贵忌恨,谗言诽谤,皇帝也渐渐疏远了他。而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憋屈,活得不像是自己,所以在长安城仅仅三年时间,他便干脆弃官而去。

其实,以李白的聪明和天才,他只要愿意,他都可以稍微圆滑一些,对权贵稍微妥协一点,他就可以轻松获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他并不愿意妥协,宁肯孤独,无人理解,也不与世同流合污,他不希望黑暗的世道玷污了他洁白的羽毛,于是,他下决心要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下决心要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因此,李白便离开京城,像一只洁白如雪,振翅长空的雄鹰,开始翱翔四方。

今天是

与你一起走过的第天

愿你我奔忙的生活充满诗意

八月

24

时间诗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间诗旅第日观放白鹰唐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