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拍鸟前,不知鸮为何物。迷上拍鸟后,方知鸮就是大名鼎鼎的猫头鹰。之所以叫猫头鹰,是因为其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
与人类的球体眼睛不同,猫头鹰的眼睛呈圆柱体,所以不能在眼眶内自由的转动,但它有一个极为灵活的脖子,可以旋转°。它的视觉非常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不过因为它的视网膜中没有视锥细胞,这让它无法辨别事物的颜色,所以视力再好的猫头鹰也摆脱不了色盲的称号。它的左右耳不对称——一高一低,这能够帮助它更加精准的确定声音来源,且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耳鼓发达,听觉神经特别敏锐。因为大多习惯在*昏或夜间活动,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夜猫子”。
在中国古代,猫头鹰的名声很不好,被称为“恶声之鸟”,素来有“老母猪叫,夜猫子笑,打磨新锅,锉锯条”四大难听声音之说。民间也常把它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鸟、报丧鸟等,说它能闻到将死之人身上的气味,并会发出“笑声”,故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等俗语。
其实,这都是那个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猫头鹰的误解。猫头鹰昼伏夜出、叫声疹人、嗅觉灵敏,完全是生存习性使然,要说它能预知死亡并给予报丧,未免有点神话和迷信了。
与常人不同,鲁迅先生就非常钟爱猫头鹰。在《野草·我的失恋》和《集外集·“音乐”?》都自喻为猫头鹰,更在《秋夜》和《铸剑》中塑造了为“争天”而呐喊和带剑去“杀天”的猫头鹰的战斗形象。
之四、猛鸮我们到达额尔古纳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
额尔古纳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北端,蒙古语是“奉献”的意思,曾为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的领地,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黑山头口岸和室韦口岸均在此。
下午在黑山头镇的雪原上主拍大鵟和狐狸。雪地上打架的大鵟未能如愿拍到。沙狐表现得倒是非常给力,遗憾的是光线不好——没有红光。原定第二天上午去找一找猛鸮,因为同行秋海的车早上打不着火,加之鸟导小刘说额尔古纳的猛鸮三四天没来了。我们只能上午在宾馆休息,中午出发去根河。
根河是蒙古语“清澈透明的河”的意思,中国最冷的城市,平均气温零下五点三度,最低温度曾创下零下五十八度的记录,素有“中国冷极”之称。据说野生动植物非常多,但如此气温,于冬日拍摄而言绝对是极大的挑战与考验。
我们到达拍摄点不久,猛鸮就来了,站在不远处高高的树梢上,似乎是在等待猎物的出现。由于我们几个都是第一拍摄,急于想拍到,便不管顺光与逆光以及光强、光硬了。一轮下来,全虚了;二轮下来,又糊了;三轮想跟拍,结果没跟上……拍完才感觉,猛鸮不同于乌林鸮、雪鸮、雕鸮,一是个头较小,不利于聚焦;二是飞行速度快,据说是猫头鹰家族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不利于追焦;三是高空滑翔,猛然俯冲,二者常常交替进行,追追就找不到了。
拍完就有一种挫败感袭上心头。回到宾馆看片,发现也就三四张片可以留。由于丧失了信心,加之心里总想着红光的狐狸和乌奴耳的长尾林鸮,猛鸮的拍摄暂至此。
心想,明年专程来拍它——新月形的黑斑围着一张小白脸,眼睛鲜*,通体褐白相间、羽色非常醒目的猛鸮。
与美为邻金钱社会,不拒绝赞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