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夜话儿
○
你是哈迷吗
这本书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猫头鹰、扫帚和巫师的看法。而对一些中国读者来说,是《哈利·波特》让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全球化”。今天我们请你一起来聊聊,你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得不说的故事。
文?刘潇然
编辑?张慧
6月26日,英国波尔顿的街头被个戴着圆眼镜、额头贴着伤疤、身穿格兰芬多学院服的“小巫师”占领了。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魔杖、扫帚以及魔法课本,欢快地打破了‘同一地点最多人同时扮哈利·波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戴着巫师帽、披着鲜艳斗篷、骑着扫帚的巫师爱好者。有人提议,将这一天命名为“国际哈利·波特日”。
20年前的这一天,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文版问世。从此,英国作家JK·罗琳“孤独栖居的那个世界突然向其他人敞开了大门”。觉得“这一切很美妙”的不仅是罗琳,还有千千万万从此改变了对猫头鹰、扫帚和巫师看法的读者。罗琳创造的那个会魔法的平行世界,不知不觉让生活变得更有趣味。
~年,哈利·波特系列书籍以两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书越出越厚,主人公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情节主题也变得复杂。在英国,《哈利·波特》开创了很多先例,比如新书印刷时,印刷工人要签署保密协议;为了防止书迷为了先睹为快“抢劫”运输车,新书要用配了保安的运钞车运到书店。在问答网站Quora上,与哈利·波特相关的问题超过1.5万条。比如有人问,“年后,哈利·波特系列会不会成为经典文学?”有人回答:“现在就已经是了。”
在中国,也有数量庞大的“哈迷”,他们成长的鼓点恰好与哈利相近,堪称哈利的同龄人。
比如知乎网友“萌萌的Crusher”第一次看到HP系列电影是小学二年级。那时候,他所在的小城里只有一家电影院。他熬夜读小说,折树枝当成魔杖,大扫除时骑着扫把在班里奔跑……直到他长大成人,进入大学。
喜爱哈利·波特的人,对自己阅读每本书的过程都记忆犹新。有人囊中羞涩,在书店站着看完了前几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人打着学英语的旗号,获得父母的支持买英文原版小说,并一直铭记将百元大钞骄傲地拍在书店柜台上的感觉。有人在班上第一个买到新书,而看到了全班同学眼中亮闪闪的光。还有人成长在偏远的县城,乔丹、比尔·盖茨、布什、马克思和哈利·波特是“同学们知道的全部外国人”,但每次《哈利·波特》新书出版,却能感到“和世界同呼吸”。也有人将自己心爱的哈利系列书籍借给亲友,却因为对方不爱护书而与其“友尽”,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大爷也绝不心软。
在大学里,《哈利·波特》是“硬通货”。图书馆里的《哈利·波特》状态总是“已借出”。每当该系列出新书,免不了整个宿舍传阅,有时还会趁着熄灯前轮流读上几段。“我记得‘哈6’出版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姑娘们考试周熬夜也要看完。有一天晚上,最先看书的那个女生突然痛哭失声,问了半响,她才抽泣着说‘邓布利多死了’。”“85后”张女士告诉《博客天下》。她是哈利·波特系列的“铁粉”,家里摆着哈利和赫敏的魔杖。“读研究生的时候,有门考试心里特别没谱,我就把赫敏的魔杖放在书桌上,希望能够获得好运和力量。”她说,“这是属于‘哈迷’的迷信。”
96年出生的邓咏仪,小学二年级时从朋友处借来港译本《哈利波特与神秘的魔法石》。因为不习惯竖向排版,她看了六七遍才全弄懂,却从此“入坑”。
追书追剧之余,邓咏仪喜欢到网上和其他哈迷交流。著名的哈迷论坛有活力吧、哈利波特中文网、52HarryPotter等,鼎盛时最高在线人数常年维持四位数。小邓喜欢到论坛上看剧情解析,看“大大”们第一时间发布的草根译书和同人文。
邓咏仪初三那年,全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她大哭起来。“看着三人组目送火车离开,我就觉得,一个时代结束了。”
那是年。~年,图书和电影先后完结加上BBS的衰落,曾经火热的哈迷论坛相继关闭。
经典的完结并不代表着落幕,新的哈迷正迅速成长起来。在移动互联时代,他们换了更时髦的平台继续活跃着——比如马徐骏年创办的“D.A.”(邓布利多*)微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