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list
猫头鹰读书会
4月15日,“清新书院·猫头鹰读书会”本学期第二次图书分享会在清华大学宏盟楼举行。领读人刘松岩对《文化帝国主义》一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她的阅读体会。读书会成员就本书展开讨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莉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心得。
01
主要分享展示
《文化帝国主义》
本场读书会由18级博士生刘松岩担任领读人。
刘松岩同学首先对本书作者汤林森进行了简要介绍:作为大学教授,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内容融入了他本人丰富的社会经历。然后,刘松岩同学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及本书主要内容:从写作背景上看,本书背景比较复杂,融合了文化帝国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殖民主义等多种元素。从内容上看,本书借用福柯“话语分析”的方法,将“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话语分析,这是本书的方法论来源。然而,“文化帝国主义”概念难以定义,而汤林森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媒介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本书分别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罗列了对它们的批判。其中,对现代性的批判是本书的重点。媒介、现代化发展、民族国家都是现代社会的特性,同时也是现代性文化状况的决定因素。文化帝国主义乃是现代性的一种扩张。在肯定本书的价值之外,刘松岩同学也对这本书做出了批判性思考。她指出,汤林森的论述秉持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舍弃了福柯话语体系的主干部分:即权力和话语之间的关系,因此忽视了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支配。
02
嘉宾点评
随后,张莉老师针对刘松岩同学的分享进行了评点和阐发。张老师认为刘松岩同学的对本书的梳理比较清晰;同时,张老师指出本书中,“帝国主义”不仅仅在文化中有所表现,同时在*治、经济等方面也有所表现,它不仅仅是一套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是欧美发达国家持有的一个重要观点,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这些体现之一;她还提出一个思考,如果将文化帝国主义视为一种体系,在当下全球化的“进行时”之中,文化是否能被“全球化”?多大程度上存在一种“全球文化”?在以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经济指标作为测量方法的文化帝国主义论述多大程度上具有说服力?汤林森的观点其实是为了对文化的全球化“正名”、而非为“文化帝国主义”进行辩护。随后,张老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与本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之后,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