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通讯员谭娟陈林摄影报道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竖立的大耳朵……如今“桥都”重庆又添奇景,俯瞰二郎立交,像极了一只猫头鹰的头部。
近日,二郎立交航拍在网上热传,许多网友在朋友圈转发视频,并将二郎立交戏称为“猫头鹰”立交。
二郎立交为什么看起来像一只猫头鹰?建成以来经过哪些改造?它为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今日(16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九龙坡区相关部门和摄影爱好者。
▲网上热传的二郎立交猫头鹰造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共有4层7匝道
两条匝道构成眼睛四条匝道构成耳朵
九龙坡区民*局编纂的九龙坡区《标准地名词典》显示,二郎立交位于成渝高速与迎宾大道交汇处,西至成都,北到大坪,东至陈家坪,南至华岩,是通往重庆主城通往成都的交通枢纽、二郎科技新城标志性工程。工程年6月1日破土动工,年11月10日竣工通车。
▲二郎立交旧貌白太平摄于年9月
工程为半定向半苜蓿叶组合全互通式立交,道路总面积约6.74万平方米,占地约13.53万平方米。全长约6.4公里,其中立交区主线长1.76公里,主线桥长米,匝道总长约4.3公里。
立交共4层7条匝道,从上往下数,第一层为B、C两条左转定向匝道,第二层为成渝高速公路,第三层为快速干道,最底层为朝阳路。其中,成渝高速和快速干道由A、D、E、F、G、H六条匝道连接。
由于层数较多,匝道纵横交错,二郎立交除了呈现出半苜蓿叶立交的经典蝶形,还可以在空中俯瞰出“猫头鹰”形状。其中,A、D匝道和大树围合成一对眼睛,B、C、G、H匝道勾勒出一对耳朵的造型。
▲完美的“猫头鹰”脸
日车流量最高达20万辆
航拍才看到它卡哇伊的一面
自竣工通车以来,二郎立交一直保持原样,本身没有进行重大改造。
但是作为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二郎立交每天过往车辆络绎不绝,最高峰时日车流量达20万辆左右,给沿线交通带来极大压力。近年来,为改善沿线交通拥堵状况,二郎立交周边实施了多项改造工程。
九龙坡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二郎立交西侧的西环立交,已于去年12月改造完工,主要拆除原西环立交并新建12条总长约4.9公里匝道,将内环快速路约1.6公里的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10车道,将成渝高速约2.5公里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二郎立交至陈家坪立交改造工程也于去年完工,主线道路由双向6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8车道,将沿线的通行能力提升一倍。
“为确保桥体结构安全,消除大桥病害影响,我们每年都会对二郎立交进行结构检测,还于年展开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整修,主要内容包括裂缝封闭处理、桥梁加固、桥墩桥台纠偏等。”九龙坡区市*设施维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而随着这些年航拍的流行,二郎立交的猫头鹰卡哇伊造型才逐渐浮出水面。
▲无论哪个角度看,二郎立交的“眼睛”都是炯炯有神的
二郎立交见证城市变化
多层次的重庆更加立体和有趣
“二郎立交不仅是一座贯通东南西北的立交桥,而且是二郎新城和九龙坡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者。”70岁的摄影爱好者白太平感慨地说。
白太平是原中梁山矿务局宣传部宣传干事,年受邀成为《重庆日报》特约摄影,自此将镜头对准了二郎立交、陈家坪立交、鹅公岩立交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20年来,他每年多次前往二郎立交,从各个角度拍摄它的变化。“你看,这是年第一次拍摄的照片,为了拍出立交全貌,我只能爬上附近一栋5、6层的楼房屋顶。当时立交正在加紧建设,已经能够看出主体结构,不过周边还是一片荒坡,只有几栋低矮破旧的楼房。”他说。
▲建设中的二郎立交白太平摄于年
附着时间的流逝,照片内容飞速变化。一栋栋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郁郁葱葱的大树遍布四周,蓝天白云成为城市背景,流光溢彩的夜景令人沉醉。
白太平说,现在拍摄二郎立交,他可以爬上附近三四十层高的楼房,视野更好了。他认为,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既彰显了重庆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城市蓬勃发展的最佳证明。
▲二郎立交新貌白太平摄于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