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成问题的问题,圆滑处世中和刚强性格
TUhjnbcbe - 2023/3/26 20:17:00

《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改编自老舍先生年的同名小说,导演梅峰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也是娄烨导演多部作品的编剧,在北京电影学院“新学院派”计划的扶持下,他选择了老舍先生的这部作品作为导演处女作,凭借范伟、张超、*等人的精彩诠释,为我们展现了年发生在重庆树华农场的一副浮世绘场景,影片也一举斩获了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艺术贡献奖和最佳编剧奖,范伟凭借此片获得影帝殊荣。

影片没有聚焦在舞台戏剧的强调冲突,而是采用黑白画面表达出温暖与陌生的情景氛围,在写意与写实之间、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平稳、干净的镜头语言向观众传递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市井文化和人情练达,将老舍小说中残酷的讽刺批判效果渲染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伤与同情基调。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关于世俗风情的全息图,更是细腻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浓缩展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程式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最全面的诠释。

01、三类人不同性格特点复刻出典型的中国式人情社会,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小说精髓

当影片的镜头对准了鱼缸、脸盆和床铺时,一个极目远眺的背影进入观众的眼帘,也拉开了三幕式人物展示的序幕。白色的内衬、灰色的长袍、不苟言笑的脸庞一下子将时间定格在了年这座“世外桃源”般的树华农场,也让农场主任丁务源的声音传到了观众耳畔:

“三太太,农场的飞鸡、飞鸭给您放到厨房了”

这是丁务源面对镜子的开场白,勾勒出一个能言善辩、左右逢源的仆人形象,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成问题,肯定不成问题”,除此之外,口吐莲花的“全能艺术家”秦妙斋,满腹学识的留洋博士尤大兴构成了传统戏剧中最为稳固的“人物三角形”结构,刻画了一副蔚为壮观的中国人情社会缩略图。

圆滑世故的丁务源诠释出“不成问题”的意识形态办事能力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老舍先生对于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都体现在对丁务源这个人物的深层剖析上。小说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悬念式开篇和锚定心理的映照方式来对丁务源进行阐述。(锚定心理指在预测时,人们往往会有不确定感,由此设定锚点来降低不安情绪)

“专凭风景来说,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桃源……出品销路的良好来说,除了一切开销,它还应当赚钱。无论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只要看过这座农场,大概就不会想象到这是赔钱的事业。然而,树华农场赔钱……事实上,假若大家肯打开窗子说亮话,他们就可以异口同声地,确凿无疑地,马上指出赔钱的原因来。原因很简单,他们错用了人”。

小说一针见血地点明世外桃源般的树华农场本应赚钱,可以却出人意料的因为用人失误而亏损。这里的描述生动有趣,让人浮想联翩。明明所有小股东都知道亏损的原因,可是却由于“锚定心理”的作祟而无一人举报?原因何在?这种悬疑式的开场很容易与之后登场的丁务源联系到一起,他到底有怎样的通天本领才能这般浑水摸鱼?精明算计的大股东又怎会不知道这其中的详情?

影片开头丁务源的那一句话似乎解释了一切。

丁务源的见风使舵和精明世故在影片中通过对上层领导和对下属员工两个方面进行了展示。

对上层领导,他不仅将许老板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节日宴请安排的妥当体贴,就连最细微末节的打麻将都精于算计,三姨太听条子,他就清一色的出条子放炮,目的就是讨好三姨太,而且绝不让旁人抓住把柄,声称自己也是在听牌,只是运气差了点。

对下属员工,他不仅大公无私地将打麻将赢来的钱直接充公,更是对于员工贪污的买猪菜钱和偷窃的鸡蛋既往不咎,他的这段话直接表明他与员工同心同德、荣与辱共的精神追求:“我们这个农场,没有等级,全是朋友;没有主任,全是兄弟”。

“不成问题”老舍先生是这样理解的“天下事都绝对没有问题,因为他(丁务源)根本不会办”,这种敷衍了事的能力让他“吃得好,穿的舒服,睡得香甜,永远不会发愁”,这些手法与社会上一些只空口承诺,绝不落实执行的作风何其相似,也成为了人情世故的一种绝佳体现。

能言善辩的秦妙斋体现对梦想自由与现实残酷之间的博弈“我是艺术家秦妙斋,艺术家和秦妙斋一定要连着读出来,分开了,艺术家和秦妙斋就都不存在了”。

秦妙斋是典型的清高派文人形象,他表面上能说会道、口蜜腹剑,对于别人的作品极尽贬低之能事,比如对佟小姐的画作,他用“无病呻吟”来形容,惹来了佟小姐的极大不满,可是对于自己的才能,却毫不吝啬赞扬的本领,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自己都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秦妙斋高大俊朗的外表下却有种外强中干的“芦苇”属性,在土豪父亲的压力下,他躲避到这个清净的无忧之地,成为了落魄书生的化身,狂放不羁的艺术生命力与现实的残酷打压促使他内心形成极大的矛盾冲突,他所谓的“全能”不过是他躲避外在纷扰的一种武器。

明明可以继承家业,踏实地过着舒适的生活,却由于理想的伟岸和对自由的追求疏离家人,逃亡于乱世,在秦妙斋身上体现的正是传统文人对于现世的不满与理想之间的激烈碰撞,他附庸风雅却无钱支付房费,和工友们打**注竟然是花生米,在被*队抓走时,自己还喊道“带走我的蝴蝶标本”,影片呈现出的秦妙斋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融入了喜剧和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叩击着观众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埋头苦干的尤大兴诉说着“路与远方”的关系尤大兴是留美博士,原始渊博、踏实肯干,他原则性很强却丝毫不懂得中国人外圆内方的典型性格。在他的眼中,只要一心为了农场,将农场扭亏为盈,就对得起领导和同事。但是他却犯了职场大忌,那就是不得人心。

年,毛主席提出“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意思是要处理好方向和实干之间的关系。换句更时髦的话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尤大兴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懂技术肯拼搏,却缺乏了中国式的人情达练,他来到农场和丁务源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先立个规矩,主厅只能办公,不允许做别的事情”,直接打消了丁务源与他增进友谊的机会,而大幅裁员更直接切断了与员工沟通的渠道,这在职场中属于大忌,即使深得领导赏识,有时候也架不住“百口铄金”的力量。

尤大兴作为知识分子首先没有认清形势发展,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其次将自己的理想与员工们的理想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前途是光明的”脚下就会有力量,最关键的是他触碰了员工们的利益链条而没有进行任何补救措施,导致了最终的被排挤和边缘化。

当尤大兴离开时,夫人明霞的一句话颇为玩味,似乎这就是尤大兴一直以来的命运走向:“又得搬走啊!”

02、人性观照的镜像表达,国民性格与文化思想成因的批判与倾轧

老舍和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的两面旗帜,他们都能从生活的点滴事迹中追寻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传承和传统脉络,以笔为武器针砭时弊,目的就是唤醒国人对于各种事件的警觉性。

《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三人成虎也颇有种《丑陋的中国人》中提到的现象:

“有种社会抽象就是两个人一旦擦碰,反应犹如闪电,互不相让,引来围观者无数,好不热闹也”。

影片中,丁务源和秦妙斋联手对抗尤大兴有种针尖对麦芒的既视感,这是由于段位的不对等造成的。丁务源对于人性的了如指掌在第一幕的镜像中展露无遗,镜子中的他唇红齿白,一副杀人不吐骨头的嘴脸,虽然在股东面前卑躬屈膝,但在私底下仍然颐指气使。

中国文化传统造就了“人情世故”的处事之道,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人民知道其深远的影响,比如尤大兴的老婆明霞,小说中她是一位极其势利的女性,由于前段恋爱不成,认识到尤大兴之后产生了“抱大腿”的想法,在来到农场之后,并不像影片中展现的“受贿鸡蛋”,而是直接和员工们同流合污,一起去偷鸡蛋,为了给尤大兴创造更多的信赖关系和人脉资源。

这些思想其实都是儒家文化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儒家思想中有尊卑君臣的等级观念和保守忠勇的观念,尤大兴体现的就是舍生赴死的忠义精神。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又倡导安贫乐道、博施济众的品德,讲究人治和德*,这两方面逐渐演变成“人情和阶层”的对立面。

影片中的丁务源和尤大兴就是这两者的典型代表,丁务源长袍大褂的保守形象,操持着不伦不类的各种方言和外语,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舒服、体贴”,这种与人为善、周到细致的性格特点使他左右逢源、颇得人心。尤大兴则刚正不阿,说一不二,站在统治阶层完全区隔开与人民之间的等级属性,这也导致其悲剧结果的产生。

老舍对于国民性格和文化成因了然于胸,在小说中采用了讽刺的态度,戏谑地指出时代背后的人物命运走向,在结尾处波澜不惊又用心良苦地点明这种常态化的结局会周而复始地存在:

“树华农场恢复了旧态,每个人都感到满意。丁主任在空闲的时候,到院中一小块一小块地往下撕那些各种颜色的标语,好把尤大兴完全忘掉。不久,丁主任把妙斋交给保长带走,而以一万五千元把空房租给别人,房租先付,一次付清。到了夏天,葡萄与各种果树全比上年多结了三倍的果实,仿佛只有它们还记得尤大兴的培植与爱护似的。果子结得越多,农场也不知怎么越赔钱。”

似乎在人性面前,赔钱与否已经不再重要,真正考验股东们的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运用。

03、极简主义的表达方式体现对艺术的还原与凝练

影片在艺术呈现上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无论是镜头、画面、音效、造型、剧本等方面都无一例外地重视表达方式的含蓄与内敛。

镜头语言并没有因为黑白色而降低了画质的层次感,通过画面的动与静、拉近与远离、人物镜头与空镜头的结合使用,为影片创造出了浓厚的民国历史氛围和简洁又不简单的空间感。

在影片中,摄影不再有意帮助叙事,而着重强调表演、剧作、节奏感,摄影退后一步,用朴实的方法来表现画面。这种节奏感通过人物比例关系、器物对称法则显示出独特的美学观感。

影片中的声音既保留了声音细节和层次的丰富度,又在听觉上营造出简单、质朴的纯粹性,这就是“精简原则”的最佳展现。比如使用自然声音的来表现人物特点,利用猫头鹰的叫声来表现谦和机敏的丁务源,利用鸭子叫声来表现瑞瑞不安的秦妙斋,利用风铃声音表现无力回天的尤大兴。这些声音层次的使用去除了浮躁夸张的特质,保留干净、准确的内涵表达,意境高远,相映成趣。

在人物造型上,丁务源灰色长衫下是洁白无瑕的内衣,一灰一白的色彩变化彰显出外圆内方的性格特点,而秦妙斋在初次见三姨太时则选择了一本正经的笔直西装,服装随着环境而发生变化,这正是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深层映射。

对电影剧本而言,一共只有88幕,拍摄前期没有做过一个分镜,只在导演脑子中架构表达的场景,这要求导演具有强大的场景掌控能力和协调能力,赋予影片更多的生活真实感和艺术纯粹性。

在丁务源的房间中,我们看到布置非常简单,只有鱼缸、躺椅、茶海等几件朴素的物品,这与许老板家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许家的家境殷实和主任的简单纯粹,这与丁务源追求低调舒服的状态相关,也是极简主义的最好诠释。

这部影片被定义为“人文电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通过世外桃源的农场故事展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的寓言内涵,以及《脸对脸,背靠背》中关于人性的深层刻画,故事虽然发生在民国,却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映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成问题的问题,圆滑处世中和刚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