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类最早发现的企鹅,还真不是生长在南极的帝企鹅、阿德利企鹅,而是在好望角活动的黑脚企鹅。
黑脚企鹅学名为斑嘴环企鹅,从名字就能大致推测出这种企鹅的长相,黑嘴、黑脚、身上有环状色块……与身体特征比起来,斑嘴环企鹅闯入人类视野的原因是它们生活在非洲。
时间退回到15世纪末,迪亚士、达伽马等航海者在探索新航线时,可能就已经在好望角见过了斑嘴环企鹅,毕竟那个时候,生活尚未受到打扰的它们,数量可能有上百万只。
而且,斑嘴环企鹅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涵盖了从莫桑比克到纳米比亚的非洲南部沿海地区。
事实上,关于企鹅和非洲,不少人都存在着误解。
首先,企鹅不只生活在南极洲;
第二,非洲并不等于高温炎热。
先来说企鹅的栖息地。
如今已知的18种企鹅,其中有16种都不完全生活在南极,比如栖息在南美洲西海岸的洪堡企鹅,居住在赤道附近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加岛环企鹅,以及聚居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小蓝企鹅等等。
既然生活在不同地区,身体特征自然也存在差异,体型最大的帝企鹅,脂肪和毛发都很厚,为的就是抵御严寒。
而斑嘴环企鹅之所以是体型倒数第二小的家族成员,就是因为它们无需靠厚厚的毛发保暖,所以看起来更加小巧灵便。
再来说非洲的气候。
非洲有多达五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炎热主要是指热带沙漠气候,而南非西部海域的本格拉寒流让这个沿海地带的温度并不算太高。
也就是说,斑嘴环企鹅生存区域的气温常年维持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算得上是比较温和。
同时斑嘴环企鹅也发展出特殊的适应系统,如果斑嘴环企鹅感觉到热,随着体温的上升,其血液会加速流经其眼皮处的腺体,在它们眼皮变成粉红色的同时降低体温。
当然,躲进洞穴、跃入水中也是斑嘴环企鹅避暑的有效方法。
由于人们发现斑嘴环企鹅的时间早,它们与人类的交集自然也就更多,尤其是斑嘴环企鹅在求偶时会发出驴一样的叫声,也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在一次次的交锋对阵中,斑嘴环企鹅的警惕性和战斗力一直在提升,但是却对人类夺蛋、抢肥的行为无能为力。
夺蛋。食用斑嘴环企鹅的蛋在南非由来已久,人们认为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这种蛋的个头是鸡蛋的三倍到四倍,煮熟后蛋白会呈现出透明色,色泽与荔枝肉有几分相似,因此一度深受大厨们喜爱。
据估计,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每年都会有数万个斑嘴环企鹅蛋被端上餐桌,不仅如此,食客们还极度追求企鹅蛋的新鲜程度,以至于不少蛋因为成了不新鲜的“残次品”被废弃,这无疑对斑嘴环企鹅的种群数量是个巨大打击。
直到年,对斑嘴环企鹅蛋的商业采集才被禁止。
抢肥。对于斑嘴环企鹅来说,便便是它们筑巢所必须的材料。每年冬天是斑嘴环企鹅的繁殖季节,它们会在近海岛屿筑巢产蛋。由于企鹅蛋在高温状态下无法孵化,所以企鹅父母会在便便堆中挖出洞穴,并将蛋掩埋其中,利用便便避免阳光直射蛋壳,保持蛋壳的水分,让企鹅蛋顺利孵化。
对于人类来说,企鹅便便富含氮磷元素,用作肥料再合适不过了,人们铲掉了厚厚的斑嘴环企鹅便便,使得企鹅无法筑巢,它们只能在沙地上挖洞,或者干脆将蛋下在地面上,蛋没有了合适的孵化温度,孵化成功率也就会大受影响。
而且,大量采集斑嘴环企鹅便便,不仅危害了它们筑巢和孵化,连其生存地都受到了破坏。
因此,斑嘴环企鹅的数量一直在下降,更糟糕的是20世60年代到70年代,南非沿岸过度捕捞沙丁鱼,令斑嘴环企鹅的食物来源之一锐减。
正常情况下,在斑嘴环企鹅幼崽出生后的前三个月,企鹅父母一早就会潜入海中捕鱼,随后将捕到的鱼带回巢穴给幼崽食用,但是水中猎物减少和岸上人类过多,使得企鹅父母们回巢的时间越来越向后移动,幼崽因为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食物供给成活率降低。
除此之外,原油事故以及南非海狗、狐獴、蛇、猫头鹰的捕食都是斑嘴环企鹅需要应对的生存难题。19世纪初,斑嘴环企鹅的数量大约为万只,20世纪初就减少到了万只。
虽然如今企鹅蛋商业采集和便便采集都已经被禁止,但是长期以来对斑嘴环企鹅的伤害使它们成了易危物种,最简单的好好活着对它们来说,早已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了。